欢迎访问历史阁,看更多野史奇闻。

北宋起义,相里贵对梓州发起进攻,最终结果如何?

时间:2024-06-30访问:11来源:历史铺

  大宋年间李顺起义,朝廷知道后派人镇压,但由于兵力悬殊,义军被迫步步后撤,形势十分危急。

李顺

  大蜀王李顺根据这样的紧急形势,命令相里贵立即从梓州撤军,挥师前往绵州,接应由剑州后撤的杨广,抗击王继恩部宋军主力。

  相里贵轻轻叹了口气,感到一阵痛心。“近二十万大军,攻打了将近八十天,竟然没有攻下梓州,真是贻误了大局啊!”他暗暗责备着自己。

  早在二月上旬,相里贵就奉李顺的命令,率军二十万,包围了梓州。开始,相里贵设了个诱兵计,派几百名不穿铠甲的老弱士兵,列队在北门前叫骂,进行挑战,而把义军重兵埋伏在后面,想引诱宋军出城,然后义军重兵一阵掩杀,争取全歼宋军,并乘势攻占梓州城。义军的手下败将、宋将卢斌在城楼上看到城下的情景,企图开北门出击。可是,狡猾的梓州知州张雍识破了义军的计策,制止了卢斌,坚持固守,拒不开门应战。

  几天以后,张雍见义军斗志稍懈,就陆续派遣小股宋军,出城进行骚扰,两军进行了一些小规模的战斗。每当宋军稍为不利时,张雍马上下令退兵,固守城池。三月上旬,李顺飞骑传令,要相里贵“火速攻下梓州,然后挥兵剑州”,于是,相里贵对梓州发起了一系列的强攻。接连几十天,义军用机石、连弩、冲车、云梯等武器,日日夜夜奋勇进攻。宋军用储备的大量机石、火箭,顽强反击。梓州城外,有一座牛头山,地势较高,义军在山上设了了望哨,用来观察城里的情况。狡诈的张雍故意在东门里调动宋军,作出将开门出击的假象,引诱义军在东门外理伏重兵,他却突然派出一批宋军“敢死队”,用绳索吊下城墙,放火烧掉了义军攻城的大批器械。

相里贵

  就这样, 从二月上旬到四月中旬,在历时近八十天的梓州战役中,义军虽遭到重大伤亡,仍然不屈不挠,坚持进攻。但是,由于失去了宝贵的时间,又未能及时阻止王继恩主力入川。这样,北有王继恩,东有尹元、雷有终,“大蜀”的都城成都两面受敌,局势开始严重了。回想起这一切,相里贵怎么能不感到心情沉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