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30访问:14来源:历史铺
绵宁简介,清宣宗爱新觉罗·旻宁,原名绵宁,即位后改为旻宁。他是清朝的第八任皇帝,也是清军入关后的第六任皇帝。这是清朝唯一一个以嫡长子的身份继承皇位的皇帝。
清宣宗亲王时名为绵宁,因他嫡亲哥哥早早逝,爱新觉罗·旻宁这个次子幸运地成为长子,他能够继承皇帝的王位。
因清宣宗继位后,作为一个皇帝名字中的字眼,哪些臣民自然不能再用了,这就是所谓的“避圣讳”。如汉朝汉明帝,名为刘庄。一个叫“庄光”的名人为了避他的讳,硬是被迫把名字改成了“严光”。庄光是明帝父亲光武帝的好朋友,光武帝时,没有拍他的马屁,在乡下捞他的鱼。武帝特地把他拖到宫里,请他住在一起,但他拒绝了。武帝怪他“咄咄逼人”——因为大家都想买皇帝的账,庄光却不买账,让皇帝有被欺负的感觉。庄光万万没想到,自己的名字竟和后来的皇帝“冲突”,未经皇帝同意就改了姓。
不过绵宁的“绵”字用得太广,全国忌讳就不如直接改名了,于是皇帝就把“绵宁”字改成了"旻宁"。
在旻宁统治时期,清朝日益衰弱。他也在整顿吏治、整顿盐政、海运、平定张格尔叛乱、禁绝鸦片等方面为挽救清王朝的衰落做出了努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且厉行节约,勤于政务。然而作为皇帝,他的资历并不高。此外,历时已久的社会弊端也很难清除。在旻宁统治时期,清朝进一步衰落,中国与西方的差距越来越大。道光二十年(1840年),中英,爆发鸦片战争,中战败,被迫签署丧权辱国《南京条约》。在接下来的十年里,旻宁得过且过,再没有采取任何措施振兴王朝。
《清朝野史大观》有几则关于旻宁:简朴生活的轶事。
旻宁即位后,朝廷照例赐给他40块砚台,砚台背面刻有“道光御用”字样。旻宁认为太多,没有必要。所以赐给了他的臣下。
过去,皇帝所用笔须必须用紫毫中最硬的,中笔管中上刻有“天玺”和“云汉”字样。旻宁觉得不合适,就请外交部部长英协揆帮他买了常用的纯羊毫、兼毫两种。
一次旻宁裤子膝盖处破了个洞,便让人补了一块圆形的丝绸补丁,俗称打掌。朝中大臣以他为榜样。有一次,他看到曹振镛裤子膝盖上一有补丁,就问:“你的套裤也打掌吗?”曹振镛回答说:“裤子很好做,但是要花很多钱,所以也打补丁。”
旻宁又问:“你打掌多少钱?”曹说,“三钱。”旻宁说:“你在宫外做东西便宜,我在宫内竟要五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