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历史阁,看更多野史奇闻。

陪姚使君题惠上人房

时间:2024-06-30访问:18来源:历史铺

带雪梅初暖,含烟柳尚青。

来窥童子偈,得听法王经。

会理知无我,观空厌有形。

迷心应觉悟,客思未遑宁。

  该诗首联以工稳的对仗将优雅清寒的早春景色描绘的淋漓尽致。精确的描写使“雪梅”“烟柳”顿现眼前。颔联“来窥童子偈,得听法王经”点名游寺主题。同时也以梵行犹如童子,深得法王经旨来表示对惠上人的赞叹。颈联写出诗人参偈听经后的感受。领会了佛理,就知道了“无我”的妙义。《观止》卷七云:“为无智慧故,计言有我。以慧观之,实无有我。我在何处,头足支节,一一谛观,了不见我。”通过“析空观”,离开对五蕴所合之“我”的执着,自然对有形的物质之躯产生厌离心。经此一番领会观察,诗人表达了对觉悟的期盼,但又因客思难平,而显出淡淡的尴尬愁绪。虽然不能全然离尘入佛,但还是清晰的表明了诗人对清静佛门的向往之情。

带雪梅初暖,含烟柳尚青。

姚使君:未详。使君,对州郡长官的尊称。惠上人:未详。上人,对僧人的尊称。

来窥童子¹偈(jì)²,得听法王³经。

¹童子:经中尝称菩萨为童子,一因菩萨是法王真子,二因无淫欲之念,如世之童子。²偈:又作伽陀、偈陀,意译偈颂、颂。系与诗之形式相同。一般以四句为一偈。³法王:佛与法自在,称曰法王。

会理知无我¹,观空²厌有形。

¹无我:我为“常一之体,有主宰之用“。但人身五蕴之假和合,无常一之我体;法者因缘生,也无常一之我体,故无人我,无法我。²观空:此处指”析空观“,于五音等法,观查分析,离其着心。

迷心¹应觉悟,客思未经(huáng)宁²。

¹迷心:迷惑之心。²未经宁:谓没有闲暇安息。经,闲暇。

带雪梅初暖,含烟柳尚青。

梅花还带着雪,刚刚有些暖意,烟柳也才发青。

来窥童子偈,得听法王经。

陪着姚使君来听童子的颂歌,佛家的经书。

会理知无我,观空厌有形。

领会了佛理才知道我是虚无的,领悟了空也就厌恶实体了。

迷心应觉悟,客思未遑宁。

我迷惑的心应当觉悟,游子的思绪却还没有平和下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