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历史阁,看更多野史奇闻。

姚崇生平,姚崇为何能被称为贤相?姚崇为何能以花甲之年被玄宗擢为宰相

时间:2024-06-30访问:24来源:历史铺

  姚崇生平,姚崇为嶲州都督姚懿之子,唐代著名政治家,唐朝四大贤相之一。

  他历任三朝宰相,主张推行新政,社会改革,兴利除弊,整顿吏治,裁撤冗职,选官得才;压制权贵,发展生产,为“开元盛世”的出现奠定了政治经济基础。

  姚崇为人耿介,姚崇的仕途生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他参与了五人宫廷政变,迫使武则天退位和中宗复辟。但是姚崇觉得有负武则天的旧恩,所以他很快被贬。睿宗时,太平公主掌政,结党营私。姚崇上书请太平公主迁居东都以削弱她的权力,姚崇被判有罪,被免去宰相之位,贬为申州刺史。

姚崇.jpg

  公元712年唐玄宗李隆基即位后,以李世民唐太宗为目标,欲打造另一个繁荣的大唐,继位第二年,唐玄宗去了一个地方视察军队,按规矩,皇帝出巡时,方圆百里的地方官都要前去朝见。

  唐玄宗见姚崇这位经历丰富老臣,当时的姚崇已经年过花甲,唐玄宗体贴地问他能否同行。姚崇答说:“虽然我现在老了,但这些事我还能做到。”所以唐玄宗让他和自己一起。姚崇在猎场上飞奔,风度翩翩。

  唐玄宗非常高兴,又和他讨论治国之策 。姚崇能言善辩,玄宗更加高兴,说:“你该做我的宰相。

姚崇

  在开元第四年(716年),山东爆发蝗灾,百姓认为这些为“神虫”,只知祭祀,却不敢杀,任由它们啃食稻秧。姚崇上奏:《诗经》:秉彼蟊贼,付畀炎火。汉光武帝也曾下诏道:“勉顺时政,劝督农桑。去彼螟蜮,以及蟊贼。”这些都足以证明灭蝗才是正确之道。蝗虫怕人,容易击退。所有的田地都有主人,所以他们会努力灭蝗来拯救他们的庄稼。晚上烧火,在旁边挖个坑,边烧边埋,这样蝗虫很快就能彻底消灭了。‘古代有蝗虫不能尽灭,只是因为没有尽力。’于是派出御史为捕蝗使,督促各地灭蝗。

  当时,朝中依然认为蝗虫不应该被杀,唐玄宗也在犹豫。

  在姚崇的坚持下,蝗灾的损失被减少到了最低限度。虽然蝗灾爆发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它没有造成大面积的饥荒。

本文标签:姚崇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