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历史阁,看更多野史奇闻。

诸葛亮出师表,诸葛亮出师表中都提出了什么治国良方?

时间:2024-06-30访问:8来源:历史铺

  诸葛亮出师表出自《三国志·诸葛亮传》,是三国时期中原北伐前,蜀汉丞相诸葛亮写给刘禅的一封信,阐述了北伐战争的必要性以及对蜀汉君主刘禅治国的期望。言辞诚恳,字字殷切,写的是诸葛亮的忠诚之心。

  历史上有《前出师表》和《后出师表》,我们所说的《出师表》一般指《前出师表》。在诸葛亮实施了一系列相对正确的政治经济措施,蜀汉逐渐繁荣起来。后诸葛亮平定南方叛乱后,于227年决定北上攻克魏,夺取凉州,临行前上书后主,用真挚委婉的话语劝诫一番后,提出广开言路,赏罚严明,亲贤远佞。同时,文中也表达自己对蜀汉的忠诚。

诸葛亮.jpg

  诸葛武侯在公元227年写下了《出师表》,当时他48岁,刘备去世不久。众所周知,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是他同刘备要一起立下的夙愿。但在他完成之前,便“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受《三国演义》和电视剧的影响,很多人心目中的孔明多智近妖,摇着蒲扇,捋着胡须,谈笑间桥撸灰飞烟灭,借草船箭,空城计,借东风,六出祁山、七擒孟获,无所不能。结果,但精彩的故事很多都不是真实的。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这样评价自己:"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谦虚谨慎至此,同样在表文中提出自己的建议。

  宫府一体

  东汉末年,皇权凋敝,宦官作威作福,“宫”压过“府”,频繁以圣旨的形式传到宫外,法制混乱。

  《出师表》中,这种情况被扭转,要求皇宫和政府有统一的赏罚标准。[宜付有司,论其行赏],无论是在宫内还是宫外,都应该交给有关部门讨论奖惩和处理决定。宫府一体,其实就是把赏罚大权统一,宫不可越位于府。

出师表

  亲贤臣

  《出师表》,有关亲贤臣虽然只有很短的篇幅,其中表达了他对年轻一代的期许,对君主的建议,对当前世界形势的分析和对国家大事的安排。其中、亲贤臣是重中之重。因为蜀国本来就是三国最弱的,若没有优秀人才的帮助,怎么保证蜀汉在三国争霸中不吃亏?侍中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都是诸葛亮推举之人。

出师表

  推荐将军

  诸葛亮表文中推举了向宠将军。夷陵之战,蜀元气大伤,几十年积累的国库钱财在这场战役中消耗殆尽。刘备战败后逃到白帝城,,蜀军被大火烧的十不存一。这时,只有向宠军队状况良好,就像赢得了这场战役一样。因为这场战争,向宠受到了诸葛亮和刘备的高度赞誉,而在这次北伐中,诸葛亮命向宠镇守后方,这也是诸葛亮在表文中特意推举他的原因。

本文标签:诸葛亮出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