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历史阁,看更多野史奇闻。

杜荀鹤有什么作品,一生都在追求功名?

时间:2024-06-30访问:490来源:历史铺

  杜荀鹤(846-907),字彦之,池州石埭(今安馓石地县),出身寒微,登第很晚。唐代科举制度,自贞元、元和以后,风心愈坏,非依靠权贵的推荐,就不能及第。杜荀鹤管经因为求不到功名,不断地发出这类的慨叹:“空有篇章传海内, 更无亲族在朝中。”像他这样出身的人,要考取一个进士, 确是很不容易的。朱至忠(温)篡唐称帝后,拜他为翰林学士,可是,只有五天,他就死了。

杜荀鹤

  杜荀鹤的诗保存下来的有《唐风集》中的三百余首,都是五、七言近体诗,尤以七律为最多。李唐王朝发动巨大兵力到处截击黄巢起义军的十年间,恰是他的盛年时期;唐未出现的军阀混战局面,他也是经历过的。由于他出身贫塞,常常能够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来观察现实,所以他的一些优秀作品确是反映出这个战乱时代广大人民所遭遇到的深重苦难:

  夫因兵死守蓬茅,麻苎衣衫鬓发焦。桑柘废来犹纳税,田园荒后尚征苗。时挑野菜和根煮,旋斫生柴带叶烧。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山中寡妇》。

  就阶级统治所造成的战祸使农妇成为麻衣枯发的寡妇,使村叟成为不但无亲人作伴也无鸡犬作伴的孤独老人。田园因缺乏劳动力而荒芜了;饲蚕的桑树和柘树因供给军用而砍伐完尽了;他住着破村,她吃着野荣,烧着新砍下的生柴。他们因战祸落到这般光景,而横征暴敛的统治者却还要向他们征收各种赋税,做到无孔不久、鸡犬不留的地步。杜荀鹤的诗真实地描绘出一幅这个时代被压迫被剥削阶级的凄凉悲惨的人生图画。但是那些嗜血的豺狼反因为对人民进行血腥的压迫和剥削而加官晋爵,享受荣华富贵呢!

杜荀鹤

  杜荀鹤这一类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比较深刻地揭露了当时的阶级矛盾,为苦难的人民提出有力的控诉,在唐末的诗歌中是较有光采的。他的语言也浅近通俗,使人易懂。但他像封建时代的许多知识分子一样,对于功名利禄十分热中,并不时发吟咏,在不少的作品中反复地吐露着“驱驰岐路共营营,只为人间利与名。 ”(《谴怀》)这样庸俗落后的思想。因此, 他一生的大部分时间就都消耗在“功名”二字上,风尘仆仆地奔走于名卿之门,向他们献诗脍诗,祈求他们的引荐和吹嘘。

本文标签:杜荀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