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历史阁,看更多野史奇闻。

慧能简介,慧能和普通和尚有什么区别,慧能为何能成为“六祖”之一

时间:2024-06-30访问:8来源:历史铺

  慧能简介,慧能三岁丧父,家里很穷,后搬到龙山山麓,结舍打柴,靠卖柴养活母亲。有一天,他到筠城金台寺前。听到有人念经,就问这是什么。从哪里而来?朗诵者告诉慧能,这是《金刚经》,由黄梅五祖弘忍大师处传来,慧能闻经开悟。从那时起,他与经文结下了深厚的佛教情谊。二十四岁时,他决定离开故乡,去黄梅黄梅礼见五祖弘忍,以便向五祖弘忍学习《金刚经》。

六祖

  慧能把母亲安顿好后,几经跋涉于于龙朔元年(661年)前往 黄梅东山,拜五祖弘忍。弘忍见了他,问道:“这位居士从哪里来,欲求何物?”慧能说:“我是岭南人,唯求作佛。”弘忍说:“你是岭南人,又是獦獠(獦獠是对古代西南少数民族的称呼)。怎么堪作佛?”慧能说:“人虽有南北,佛性无南北。獦獠身与和尚不同,佛性却并无不同,我只是来求佛,不求别的。”慧能语出惊人。弘忍知道他悟性不凡,且智能过人。于是遂命他随众劳动,在碓房舂米。

六祖

  由于身材矮小,慧能把60多斤重的石头绑在腰上增重,一脚一脚地踏碓舂米,通过劳动逐渐悟出佛性。慧能出家求佛,不同于其他出家人。因某种原因,他遁入空门,然后经过师父传教后才明佛法。慧能先悟佛道,后入佛门。

  慧能的禅宗思想见于其弟子法海集记的《六祖法宝坛经》(简称《坛经》)。后来一度改编作为传宗的典据,故其中夹杂后起之说。然而,总的来说,可以看出慧能的主张是舍离文字义解,而直澈心源。他说这种境界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又说:“心量广大,遍周法界,去来自由,心体无滞,即是般若。一切般若智,皆从自性而生,不从外入。若识自性,一悟即能超脱三界。

六祖

  慧能的禅法以定慧为本,认为觉性本有,烦恼本无。直接契证觉性,便是顿悟。他说自己的心既不能攀缘善恶,也不能沉空守寂,就是要多学多闻,识自本心,达诸佛理。因此,他不认为静坐敛心才是禅,也就是说,一切时中行住坐卧动作里,也可体会禅的境界。这和北宗不同,北宗教人静坐看心。认为将心境分为两截,不能契自心性而生智慧。他教人只从无念著手,并不限于静坐一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