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历史阁,看更多野史奇闻。

北京圆明园,圆明园一直来都是谁在修建,圆明园是如何被毁的

时间:2024-06-30访问:20来源:历史铺

  北京圆明园是清代的一座大型皇家园林,又名圆明三园,位于北京西北郊,毗邻颐和园,由圆明园,长春园和蕲春园组成。圆明园的建设经历了清朝政治经济的鼎盛时期,也见证了清朝的迅速衰落。可以说,一座圆明园就是一部清朝的兴亡史。

  圆明园最初是康熙皇帝送给皇四子胤禛(后来的雍正帝)的花园。在康熙四十六年,也就是公元1709年,圆明园已经初具规模。1723年雍正帝即位后,他扩建了原赐园,并在花园的南面修建了光明堂、勤政殿以及军机处诸值房,御以“避喧听政”。乾隆在位60年,年年致力于捣鼓圆明园,浚水移石,费银千万。

圆明园

  从乾隆三十五年开始,圆明三园的格局基本形成。嘉庆年间,主要对绮春园进行了修缮和扩建,成为主要园林之一。在道光时期,国家事务日益减少,财政资源不足。但宁撤万寿、香山、玉泉“三山”的陈设,罢热河避暑与木兰狩猎,仍不放弃圆明三园的整修,“圆明园”,其名称被康熙皇帝命名为圆明园的复原图,康熙皇帝御书三字匾牌,就悬挂在圆明园殿的门楣上方,“圆而入神,君子之时中也;明而普照,达人之睿智也。”意思是说,“圆”是标榜明君贤外貌的个人品质阶层的理想标准。

圆明园

  1860年10月18日,英军冲进圆明园,放火焚烧圆明园。大火持续了三天三夜,烟云长时间笼罩着北京城。事后,据清朝官员说,偌大的圆明三园只有二三十座厅堂、亭台、寺庙、官门、值房等建筑幸存,但许多门窗不规整,内部陈设和几案被洗劫一空。与此同时,万寿山清漪园、香山静宜园和玉泉山静明园,清漪园, 静明园, 静宜园, 畅春园和圆明园附近的海淀镇被烧成废墟。英国侵略军烧毁鸿慈永祜(又称安佑宫)时,由于他们来得突然,负责管理的太监锁上了宏慈胡勇的大门。因此,有300名太监,女仆和工匠在胡勇宏慈被活活烧死。成为世界文明史上的暴行。

圆明园

  火烧圆明园真正的概念不仅仅是烧圆明园,而是烧皇家三山五园,烧的范围比圆明园大很多。

  当英盟军焚烧圆明园时,意图是将它夷为平地。然而,由于圆明园的面积分散景点和广阔的水域,一些偏僻之处和水中景点幸免于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