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30访问:7来源:历史铺
《海外西经》记载:“丈夫国在维鸟北,其为人衣冠带剑。”丈夫国是《准南子》所记海外三十六国之一,其民称为丈夫民。晋人郭璞注解说,丈夫国全是男子,没有女人。这里的人衣冠整齐,身佩宝剑,颇有君子风范。佩带宝剑具有君子风范的还有君子国。《海外东经》记载,君子国在奢比尸神的北面,那里的人穿衣戴帽而腰间戴着剑,能吃野兽,使唤的两只花斑老虎就在身旁,为人喜欢谦让而不争斗。
《大荒东经》记载:“有司幽之国。帝俊生晏龙, 晏龙生司幽,司幽生思土,不妻;思女,不夫。食黍,食兽,是使四鸟。”此处的帝俊指帝喾,这里的记载表明了丈夫国与女子国的首领也有着皇族血统。所谓思土不娶妻子,其实表明他是丈夫国的首领。所谓思女不嫁给丈夫,其实表明她是女子国的首领。
以君子国佩带宝剑的传统而言,君子国当在后来的越国地域内。越国常与吴国对抗,在沿海浙江、福建、广东一带。越国有铸剑的传统,最着名的欧治子一支就是越国人。福建湛卢山与浙江龙泉都是最适合铸剑的地方。“衣冠带剑“的描述则表明丈夫国是受过高等礼仪教育的一个部族。
丈夫国与女子国都在《海外西经》记载的地域内,两者应有关联。《马可波罗行记》中的《独居男子之岛及独居女子之岛》记载,女岛上住的都是女子,男岛上住的都是男子。每年的第三个月岛上的男子都去女岛。三个月后,诸位男子重回本岛。各位女子所产之子女,女的属母亲,男的则由母抚养至十四岁,然后送到父亲所在的地方。这是两岛的风俗。这似乎也表明了丈夫国与女子国的关系。
《太平御览》引用《玄中记》的记载,在西边极远的地方,全国都是男子,人人常年佩剑。早在殷代,君王就派王孟到西王母亲的地方去取长生不老药。后来他中途被困。只能吃树上的果子,住在荒山里。他一生无妻,天帝可怜他没有后代,以至于两个儿子在睡梦中从他的后肋骨里跳了出来。儿子出生后,王孟去世了。他的儿子也通过这种方式生下了下一代。而且后代都是男人,慢慢地,这个地方的男人越来越多,建立了丈夫国。这个地方离开玉门关有两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