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历史阁,看更多野史奇闻。

雍正乾隆时期社会的发展是什么样的?

时间:2024-06-30访问:13来源:历史铺

  雍正乾隆时期(1723-1795) 是清王朝的“盛世”。这个时期的社会经济已经由恢复进入繁荣和发展的阶段。和平安定的社会环境,人口增加,耕地面积不断扩大,农业产品日渐丰富,社会经济呈现出一片繁荣的景象。国内手工业,特别是纺织业和陶瓷业不但恢复了明朝原来的生产数量与质量,而且有所发展。

乾隆

  乾隆时广西、云南贵州的金、锡、铅、铁、水银、丹砂等矿,山西、四川、广东的金、锡、铁等矿,湖南的银矿都招商试采,仅云南蒙自一县就有矿工数万人(乾隆《蒙自县志》卷三),这说明资本主义生产的自发势力突破了清朝的限制和打击工商业的政策而急速地发展起来了。随着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这个时期的商业也是繁荣的。根据李斗的《扬州画舫录》和陈作霖《凤麓小志》看来,东南的大城市南京和扬州的市场是十分繁华的。湖北武昌是“商贾之牙侩,丝帛之廛肆,鱼米之市魁,肥其妻子,雄视里闬,下至百家技艺,土木食工”((武昌府志》)。湖南岳州是“十分其民而工贾居其四”。在运河岸上的清江浦,顺治时人口才三万一千余,到了乾隆四十年时竟增加达五十四万余人,成为大型的城市了。这都说明商业繁盛的情况。

  乾隆时期是清王朝繁荣的顶点,但这种繁荣的出现是在国内的封建地主经济面临着变革的前夜,封建的专制集权政治即将崩溃的历史环境中产生的。这个时代繁荣的特点是物质生产的丰富不是由于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而是耕地面积的扩大,和人民辛勤劳动的结果。封建统治阶级在生产上已经不能起推进作用,他们的生活极端的腐朽,大官僚、 大地主过着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的骄奢的生活。昭裢的《啸亭杂录》卷一说:“本朝....百有余年,故海内殷富,素封之家,比户相望,实有胜于前代。京师如米贾祝氏,....其家屋宇至千余间,园亭瑰丽,人游十日,未竟其居。宛平查氏,盛氏,富亦相仿。”钮琇的《觚腾》卷五说江南泰兴官僚地主季沧苇,庭院周匝数里,他家里遣散出来的女子每日是“日晨睡方起,即索饮人参、龙眼等汤,梳盥甫毕,已向午矣。制食必依精庖为之,乃始下箸”。而当时满族上层分子也都依靠钱粮供养,“弹筝击筑,衣锈策肥,日从宾客子弟饮”(金德纯《旗军志》),清统治者集团就是这样把从人民身上榨取来的大量财富尽情享受,他们是不知稼稿的艰难的。

  这样一来,广大的劳动人民和清统治者的矛盾就逐渐加深,国内阶级关系紧强到白热化、表面化的程度,人民起义纷纷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