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历史阁,看更多野史奇闻。

《施润泽滩阙遇友》写了什么?体现了什么精神?

时间:2024-06-30访问:9来源:历史铺

  除了描写爱情故事的作品外,《古今小说》中还有不少作品描写了人与人之间的友谊关系。这类描写大多歌颂了朋友之间的相互忠诚、和衷共济,另一面则谴责了“ 交道奸如鬼”的堕落的世俗。这种歌颂和谴贵大都是从封建道德观念出发的,但显然这里面也有进步与落后之分。并且有的作品还描写了下层人民之间的相互帮助的友谊关系,封建道德气息较少。在这类作品中,《施润泽滩阙遇友》是正面描写小手工业者之间的友谊的。

冯梦龙

  这个作品描写施复和朱恩成为结义兄弟,带有一些宿命的色彩。但值得注意的是促成这两个手工业者成为生死之交的原因。施复是个“家中开张织机”的“小户儿”偶然在街上拾到六两多银子,最初他想:“有了这银子,再添上一张机,一月出得多少绸,有许多利息。”然而转瞬间他又想到:“这银两若是富人掉的,譬如牯牛身上拔根毫毛,打什么紧,落得将来受用。...倘若是个小经纪,只有这些本钱,或是与我一样苦挣过日,或卖了綳,或脱了蒜,这两锭银乃是养命之根,不争失了,就如绝了咽喉之气。”终于他把银子还给了失主。前后两种心情,对施复来说都是真实的。然而作为一个“苦挣过日”的手工业小机户,那个后来居上的念头是更恰切地代表施复这类人的精神世界的。小手工业者到底是个劳动者,他不同于见钱就忘了一切的大商人。失去银子的人叫朱恩,也是一个以蚕桑为业的“小本儿人家”,他在异乡失掉了银子而能复得,正是“出外靠朋友”的幸遇。后来,施复养蚕缺桑,急迫中结伙到太湖洞庭山去购买桑叶,在滩阙无意中又遇见朱恩,朱恩以桑叶接济了他的需要,并且使他逃脱了复舟的大难。这事,对施复来说,同样也是“出外靠朋友”的幸遇。

冯梦龙

  施复和朱恩之间的恩义,就它所包含的那种感情而言,确实是小手工业者的感情,这种感情也体现了小手工业者在他们事业中所需要的道德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