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30访问:5来源:历史铺
南京的古城墙的修筑,并非一朝之力。公元前495年,吴王夫差,开始在冶城山修建冶城。冶城山位于如今南京水西门东侧。公元前472年,勾践命谋士范蠡于如今南京中华门长干里地区建造“越城”。公元前333年,楚威王灭越,占领此地,在清凉山建城。后211年,孙权在刘备、诸葛亮的劝说下,政治中心从镇京迁到了秣陵。即如今的南京秣陵。第二年,改秣陵为建业,后石头城建在金陵旧址。在东晋义熙时期,石头城是用砖砌造的。周七里一十步,如今大约六里。洪武二年,石头城重建为应天府城的一部分加已重建。
台城是东晋和南朝的宫城,在都城之内。据说梁武帝便是在这里被饿死。位于鸡鸣寺后面,靠近解放门长250多米,与明城墙相连,是京明城墙中的一段“盲肠”,朱元璋原准备从鸡鸣寺经鼓楼山直接与石头城相连。后来为了实战,改变了计划,利用玄武湖的天然屏障沿其向北修建,延伸到狮子山附近,城墙包围了鼓楼山以南的大片土地。
因为“盲肠”与六朝宫城相邻,所以长期被误称为“台城”。金陵城始建于五代十国杨时期。1994年,升州刺史徐知诰派部下陈彦谦重建金陵城。周二十五里,在920年完成。三年后,再次加宽。917年,南唐在此建都,使其“南倚雨花台,后枕鸡笼山,东望钟山,西带石头城”。元至正十三年(1353年),朱元璋攻取定远后,采纳冯国用建议:金陵“龙蟠虎居”适宜建都。1357年,朱升提出“筑高墙,广积粮,慢称王”的建议,明城墙的修建正式拉开序幕。今天的南京城,即是明朝初年都城,是江南唯一座国家都城。明都城东连石头,南至秦淮,北到玄武湖,城周33.676公里,是世界上第一大的城墙。
1366年8月,重建应天府城,在钟山南部新建了一座宫殿,这是工程的第一阶段,于1367年9月完工。
该项目的第二阶段,从1369年到1373年,重点是筑新城,且向北拓宽老城到达江边。
第三期工程一直持续到1386年12月,“新筑后湖城”建成,聚宝, 三山、通济个主要城门和后湖城的及主要街道建成。朱元璋修建京城墙的成就可能体现在顺口溜上“神策金川钟阜门,仪凤定淮清石城,三山聚宝连通济,洪武朝阳定太平”,中发现了“内十三”的踪迹。
朱元璋动员一部、三卫、五省、二十八府,一百五十二州县共二十余万工匠,用了二十多年的时间,州县的二十多万工匠修筑了城墙。与此同时在五省烧制城砖,占地43平方公里的砖被烧制。京城墙全长33.676公里,包括六朝的建康城和南唐的金陵城。高14-21米,顶部宽4-9米,底部宽14.5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