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历史阁,看更多野史奇闻。

散曲家陈铎、沈仕、冯惟敏介绍,分别有什么作品?

时间:2024-06-30访问:14来源:历史铺

  陈铎(1488?-1521?),字大声,号秋碧,下邳(今江苏邳县)人。以曾祖陈文的关系,世袭指挥,度着优裕的生活。

  他的散曲集《梨云寄傲》和《秋碧乐府》里大部分收的是“风情”、“丽情’之作;但他在《滑稽余韵》里却用了一百三十六阕小令来专门描绘城市下层社会人民——以小手工业者为主要对象,如:铁匠、机匠、旋匠等生活,一方面歌颂他们的劳动,同情他们的疾苦,同时也对骑在劳动人民头上进行剥削凌辱的统治阶杀做了较为尖锐的讽刺,并且对于社会上的寄生虫如巫师、媒人之类进行了批判。从他的描绘中可以看得出来他的生活面相当广泛,比较熟悉城市人民的活动以及他们的愉快和辛酸,井且程度不同地指出了其社会根源,因此,人们能够从那里约略地看出明代中叶的一些社会面貌。这是陈铎的超越于其他散曲作家的地方。

陈铎

  例如[水仙子] (《瓦匠》):东家壁土恰涂交,西舍厅堂初瓦了,南邻屋宇重修造。弄泥浆直到老,数十年用尽勤劳。金张第游麇鹿,王谢宅长野蒿,都不如手镘坚牢。

  这首散曲歌颂了劳动。此外,如[沉醉东风] (《里长》)、[小桃红] (《米铺》)等对社会的黑暗面作了鞭答和讽刺。然而由于世界观的限制,他对于劳动人民以及呻吟于人间地狱的妇女也时常流露出嘲笑与戏弄的态度。

  沈仕(1488?-1565?),字懋学,号青门山人,杭州仁和(今浙江杭州)人。有《唾窗绒》散曲集。他在散曲流派中以“青门体”轰动当时,受他影响的作家不少,在散曲中是一个突起的异军。他以写艳冶棉丽的作品见称,有似诗中的“香奁体”和词中的“花间派”。

  薛论道(1531?-1600?),字谭德,号运溪居士,保定定兴(今河北易县)人。他中年乘文就武,在行伍中做了三十多年的参谋人员,守卫北方边关。后来受人排挤,称疾退隐,在乡间做过一些兴修水利等有益人民的事情。有散曲集《林石逸兴》,其中不少描写边塞风光、战场情景的作品。更多的作品是揭露和鞭挞社会罪恶势力。他还有一些抒写自己远大抱负的作品,豪放而动人。有一 些写“闺思” 的作品却又柔情锦绵,另有一番境界。

沈仕

  冯惟敏(1511?-1580?),字汝行,号海深,青州临朐(今山东临朐)人。做过几任小官, 后来辞职归田。在他的散曲集《海浮山堂词稿》里暴露了明代中叶尖貌的阶级矛盾,对于处于水深火热中的农民寄予很大的同情。

  他在[胡十八] (《刈麦有感》)四首里还明白地指出农民的苦难是受剥削掠夺的结果。因此他在[朝天子} (《殿述》)里便对剥削者的罪行进行了谴责,说“终有日天心变”,“迟和早除邪佞”。他还有些散曲对封建官僚作了无情的讽刺。当时的文人把他比做曲坛的辛弃疾,虽然未免溢美,但就他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进步意义来看,在同时期作家中,确是比较突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