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历史阁,看更多野史奇闻。

诗人韦庄介绍,诗中对起义军批判?

时间:2024-06-30访问:179来源:历史铺

  韦庄(8362-910),字端己,长安杜陵人,唐宰相韦见素之后。唐僖宗广明元年(880)黄巢起义军入长安时,他恰巧因应举关系居留长安。中和三年(883), 他在洛阳写了长篇叙事时《秦妇吟》。后飘泊江南,晚年入四川,在割据一方的大军阀王建部下做官;唐亡,王建称帝,以韦庄为宰相。

韦庄

  韦庄的诗歌作品,除他的词我们要在下文另作论述外,最为人注意的诗是叙事长诗《秦妇吟》,此诗长一千七百余字。 作者借在农民起义军中生活达三年之久的一个女郎的口迹,反映了黄巢起义军进入长安后和“官军”反复争夺长安的战况。叙述、描写都颇生动,形象也颇为鲜明,至诗布局、结构亦称精密。他对于统治阶级应付这次事变的腐败无能和仓皇失措,既有所叙述,关于“官军”对人民进行残酷的剥夺因而使千万人民遭受深重苦难这方面,更有生动的描写:

  千间仓兮万丝箱,黄巢过后犹残半。自从洛下屯师旅,日夜巡兵入村坞。匣中秋水拔青蛇,旗上高风吹白虎.....

  这是作者面对无可争辩的现实,不得不纠正他自己的一些阶级偏见,作接近于其实的反映。所以, 这首长诗除艺术技巧和表现手法上有许多地方值得我们借鉴之外,在内容上也并不是没有可取的部分。但由于作者对待这次震撼历史的农民革命战争的根本态应是从贵族地主的反动立场出发的,因此,他对农民起义军的所谓“残暴”和“粗野”作了夸张的恶意的渲染,使这首规模互大、内容丰富而艺术上有成就的叙事诗成为基本倾向反动的作品。韦庄在其他的一些诗作中也同样地对农民起义军表露了敌视的情绪。

韦庄

  韦庄诗歌的主要内容除上述者外,正如他的弟弟韦蔼在《浣花集》短序中所说的,还有很多“流离漂泛,寓目缘情,子期怀旧之辞,王粲伤时之制”。在这类作品中,他反复地抒写飘泊王孙的个人哀愁,在技巧上虽有一定的成就,但作品的价值是不高的。他的诗以五、七言律绝为多,尤以七绝写得情致缠绵,语意清新,《台城》可作为代表: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这虽是吊古之作,却也渗入他自己的哀愁。他用霏霏的江雨、凄迷的烟柳和寂寞的啼鸟造成凄凉的氛围,又用纡缓、低沉的旋律引起读者的伤感,他虽没有说出哀愁,却使人成到了哀愁。

本文标签:韦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