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政治史之陈胜、吴广领导的秦末农民大起义和秦王朝的灭亡
时间:2024-07-05访问:9来源:历史铺
陈胜、吴广领导的秦末农民大起义和秦王朝的灭亡
(一)大泽乡揭起义旗
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元年),秦政府征发 闾左 的贫苦农民900人去渔阳(北京市密云县)戍边。陈胜和吴广被指定为这支队伍的屯长。陈胜,字涉,阳城(河南登封)人,曾为人佣耕,对地主阶级的剥削压迫怀有强烈仇恨,具有改变现实的 鸿鹄之志 ,曾对同伴说: 苟富贵,勿相忘.①吴广,字叔,阳夏(河南太康)人,同为贫苦农民。
这支戍卒队伍途经蕲县大泽乡(安徽宿县刘村集附近)时,遇到大雨,不能前进。按照秦朝法律,戍卒不按期报到,就要被斩首。在这生死攸关的时刻,陈胜与吴广商议,与其去渔阳送死,不如就地即刻起义。为了发动群众,增强起义的号召力,他们暗暗在帛书上写上 陈胜王 三个字,藏在鱼腹中,待戍卒剖鱼腹时发现这一帛书感到惊异。又在深夜到附近丛祠中模仿狐狸的声音,高呼:大楚兴,陈胜王.用这种 鱼腹丹书、篝火狐鸣 的方式,证明起义符合天意,说明陈胜已不再是雇农,而是他们的真命天子。
起义的准备工作就绪之后,即利用押送他们的两个秦尉酒后行凶打人之机,杀掉他们。于是,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发动戍卒起义,以 大楚 为号,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点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的熊熊烈火。
大泽乡起义成功之后,农民军迅速攻下蕲县。然后,分兵两路向东西两面发展:一路由葛婴率领向东;另一路主力队伍由陈胜率领向蕲县以西挺进,以势如破竹之势,接连攻克安徽和河南的铚(zhì音至)、酂(cuō音嵯)、谯、苦、柘诸县。义军所到之处,被压迫的农民纷纷前来投奔,很快壮大为拥有兵车六、七百乘,战马千余匹,战士几万人的队伍。之后,又集中兵力攻下秦的交通要道——陈。陈胜在此召集各方人士会议,商讨反秦大计,确定了 伐无道,诛暴秦 的口号,并正式建立了农民政权,国号张楚,陈胜称王。
起义军在陈的胜利,鼓舞了分布在各地的革命力量,他们纷纷举起反秦的义旗,秦嘉、董緤、朱鸡石于淮北,项梁、项羽于吴县(江苏苏州市),刘邦于沛县(江苏沛县东),其余 数千人为聚者,不可胜数 ①,很快汇合成一股巨大的洪流,形成了以陈为中心的全国性伟大农民战争。在农民起义的推动下,六国贵族和中小官吏也纷纷投奔起义队伍。如,魏国名士张耳、陈余,在陈加入义军;山东儒生、孔子八世孙孔鲋也怀抱孔子的礼器 往归陈王.农民军迅速壮大之后,从起义中心陈县出发,兵分三路向秦王朝发起总攻。一路由假王(假是代理的意思)吴广率领进攻荥阳,沿黄河向西推进,以打开通往咸阳的大道;另一路由宋留率领,取道南阳扣武关,分散关中敌人的兵力,策应吴广的主力。还有一路由周文率领,进攻关中,直取咸阳。
除此而外,还派武臣、张耳、陈余攻赵地,周市攻魏地,邓宗攻九江郡,召平取广陵。各路义军的进攻,使秦王朝陷入农民起义的汪洋大海之中。
① 《史记?陈涉世家》。
在三路西进的农民军中,吴广一路由于秦荥阳守将坚不出战,被阻,不能西进;宋留一路正由南阳向武关进发之中;只有周文率领的农民军沿途受到广大农民的热烈拥护与支持,进展十分顺利。仅几十天时间,即横扫淮河、黄河流域。抵达函谷关时,已发展成为拥有 车千乘、众数十万 的劲旅。
起义军乘势越过函谷关,直插关中,一路打得秦军 险阻不守,关梁不阖,长戟不刺,强弩不射 ,闻风溃逃。直打到距咸阳仅百里的戏(陕西临潼境内)地方,给秦都咸阳造成严重威胁。
对于农民起义的消息和农民军西进的壮举,秦二世开始不以为然,高枕无忧。当听说周文率几十万大军进逼咸阳时,他才大梦初醒,惊恐万状。连忙采纳章邯的建议,释放修骊山墓的刑徒和奴产子,并编为军队。由章邯率30万大军向农民军猛扑。在周文率军西进关中时,陈胜曾命令武臣派赵兵入关增援,但武臣等人忙于发展自己的势力,不以大局为重,拒不前去支援。
吴广屯兵荥阳坚城之下,也不分兵前往援助。致使周文军陷于孤立无援境地。
又由于周文对敌人突然增兵没有准备,因此,虽与秦军几次展开激烈战斗,终因势孤力单不能取胜,不得不退出函谷关转入河南。后在渑池与秦军决战,亦因寡不敌众,周文兵败自杀。西路军主力被击溃。
周文军被击败之后,章邯紧接着率军向围困荥阳的农民军反扑,吴广腹背受敌。在此严峻时刻,起义军内部发生分裂,吴广部将田臧假借陈胜的命令,擅杀吴广,造成起义军内部思想混乱,在敌军夹攻之下起义军失利。章邯连破周文、吴广两支起义军之后,于公元前209年十二月,乘势向张楚政权中心——陈进攻。此时,王离的边防军也奉调配合章邯进攻陈县。
在敌人的疯狂反扑面前,起义军剩下的力量分散在各地,陈县一带只有很少兵力。再加上魏、赵等地军队违抗陈胜的命令,拒不增援,陈胜虽率军奋力抵抗,但仍无取胜希望,只好放弃陈县,且战且退。当退至下城父(安徽亳县东南城父集)时,陈胜被其车夫庄贾杀害。这时,宋留领导的农民军正攻下南阳,开始向武关推进,得知陈胜被杀消息,军心动摇,丧失斗志。
不久,宋留投降秦军,被秦二世下令押解到咸阳车裂。
陈胜、吴广直接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在英勇奋斗6个月之后失败了。但他们点燃的反秦烈火并没有熄灭。陈胜的部将吕臣率领的苍头军继续斗争,曾一度收复了陈,处罚了叛徒庄贾,还与英布合军,在清波(河南新蔡西接县界)大败秦军。后来同项梁领导的起义军合在一起。
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它沉重打击了秦王朝的黑暗统治,奠定了推翻秦王朝的基础。这次起义提出的 伐无道、诛暴秦 的革命思想, 削木为兵,揭竿而旗 的英雄气魄,鼓舞着中国漫长封建社会中千千万万农民,起来反抗封建统治的斗争,为他们指出了解放的道路。但是,它也有许多发人深省的历史教训。这主要表现在:第一,起义领袖在胜利面前,骄傲、贪图享受,脱离了群众。在起义迅速发展的形势下,陈胜犯了骄傲自满的错误,只注重进攻,忽略了防御。在坏人挑唆下,他曾杀掉了过去与自己 佣耕 的穷伙伴。在用人上,只信任少数近臣,又因赏罚不当,妨碍了领导核心的团结。在生活上,称王之后,开始对 沉沉殿屋幄帐 大感兴趣。这些作法脱离了农民群众,也使 诸将以其故不亲附 ,从而加速了失败。
第二,对加入起义队伍的六国旧贵族缺乏应有的戒备和防犯措施。在起义大潮推动下,一些六国旧贵族被卷入革命洪流。但在反秦斗争的关键时刻,他们各怀异心,据地称王,违抗陈胜号令,导致起义军失掉战机,分散削弱了力量,给秦残酷镇压农民军提供了机会。如,在起义军攻下陈之后,陈胜令武臣、张耳、陈余率兵渡过黄河,进攻赵国故地。但在攻下邯郸以后,武臣即在张耳、陈余鼓动下,自立为赵王,后又立赵歇为王。当周文浴血奋战,跃过函谷关,攻下戏,直接威胁秦都咸阳,秦政权处于风雨飘摇之中,此时形势对农民军极为有利。在此关键时刻,陈胜命武臣西进支援周文,但他却置若罔闻,袖手旁观,以至给秦军以喘息机会,秦二世急调30万大军反扑,迫使农民军退出函谷关,败走河南,最后被章邯军击溃。
第三,对叛徒杀害起义军领袖缺乏应有的警惕。陈胜、吴广领导这次农民起义,建立了政权,组织了队伍,提出了富有号召力的革命口号,充分显示了农民起义领袖的胆识和组织才能。但对革命队伍中的叛徒却缺乏应有的警惕,以至发生了陈胜被车夫杀害的严重事件。而起义一旦失去领袖的领导,就失去了号召力,造成军心动摇,使革命形势急转直下,最后走向失败。
这三条经验教训,是在首次农民起义缺乏经验的情况下产生的,是不可避免的。但它对启迪后来革命的人们,是有深刻教育作用的。
(二)项羽、刘邦领导反秦斗争再掀新高潮
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失败之后,项羽、刘邦继续坚持反秦斗争,使秦末农民起义再次掀起高潮。
项羽,楚国著名大将项燕之孙。秦末随其叔父从河南逃到江苏吴县(江苏苏州)。公元前209年9月,项梁、项羽听到陈胜、吴广起义的消息,杀会稽郡守,响应起义,得精兵八千人。项梁作了会稽郡守,项羽为裨将。他们尊陈胜为首领,统一在 张楚 旗号之下,接受以陈胜名义封项梁为上柱国和北上抗秦的命令。于公元前208年2月,率八千江东子弟兵渡江而西。
逃亡在 芒砀(dàng音荡) 之间的刘邦,也起而响应陈胜、吴广起义,在萧何、曹参等人配合下,杀死沛令,自立沛公,很快聚集了二三千人。后与吕臣一起归附项梁军。在此前后,归附或与项羽汇合的,还有陈婴领导的2万起义军以及英布和蒲将军领导的两支起义队伍,项梁领导的起义军迅速发展到六七万人之众。
公元前208年6月,项梁得知陈胜确实被害的消息后,在薛(山东滕县东南)地召集各路起义军首领会议,共商破秦计划。会议确定,为便于号召群众,立楚怀王之孙牧羊人熊心为楚怀王,都盱眙(xūyì音虚仪),项梁自号武信君,陈婴为上柱国。从此,楚怀王熊心成为各地起义军名义上的领袖。
推翻秦王朝的战争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薛地会议之后,各路义军协同作战,向秦军展开了凌厉的攻势,项梁率军先败秦军于东阿,又大败秦军于濮阳(河南濮阳西南)。与此同时,项羽、刘邦率领另一支军队在攻下城阳(山东菏泽)之后,又率军向西攻雍丘(河南杞县)。经过激战,给秦军以重创,李斯之子、秦三川郡守李由被击毙。
接着项梁所率义军主力又在秦北方重镇定陶(山东定陶县北),大破秦军。
这一连串的胜利使项梁骄傲起来,放松了对敌人的警惕。最后遭章邯夜袭,兵败战死,定陶又复陷入秦军之手。
在项梁被袭杀的时候,项羽、刘邦正率军向陈留(河南陈留东北)进攻。
听到这个不幸的消息,他们立即改变原来的作战计划,回师东方。使各路起义军集结于彭城(江苏徐州),重新部署力量,加强统一指挥,克服由于失去统一领导而出现的危急形势。确定:吕臣军彭城以东,项羽军彭城以西,刘邦驻军砀郡(河南永城东北)。楚怀王从盱眙到彭城。这样就使彭城成为了起义军的指挥中心,各路义军呈犄角之势,等待时机,继续战斗。
章邯偷袭定陶、攻杀项梁得逞之后,以为 楚地兵不足忧 ,便回师北上击赵。在邯郸大破赵军。赵王歇和张耳退守巨鹿(河北平乡),又被秦军重兵包围,形势危在旦夕。于是派使者向楚怀王求援。起义军领导集团分析了形势之后,决定兵分两路:一路由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范增为末将,率主力北上救赵;另一路由刘邦率领西攻咸阳。楚怀王与诸首领相约,先入关中者立为关中王。
宋义率军从彭城出发,行至安阳(山东曹阳)停顿下来,按兵46日不进。
他的想法是让秦、赵互斗,以坐享渔人之利。为此,他下令斩杀军中勇猛杀敌的士卒,而自己却饮酒高会。当时岁饥民贫,军中已无粮,士兵只能食菜和豆,又值天寒大雨,广大士兵饥寒交迫,目睹宋义的所作所为,项羽十分气愤,认为他 非社稷之臣 ,在盛怒之下,斩杀宋义。楚怀王即封项羽为上将军,并将英布和蒲将军所部划归他指挥。因为英布和蒲将军率军去巨鹿救赵未能取胜,项羽遂亲率兵马从安阳北上进攻秦军。为与秦军决一死战,使士兵树立 必死,无一还心 的决心,在渡河之前,项羽即下令 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①。这种 破釜沉舟 的英雄气概,成为后人勇敢杀敌的楷模,被人们所景仰赞颂。
项羽率军渡河之后,马上与包围巨鹿的章邯军展开激战,切断秦军粮道,断绝秦军粮饷,取得了九战皆捷的辉煌战果。秦军大将苏角被杀,王离被俘,涉闻自杀。这次战役歼灭了秦军的主力,是秦末农民战争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战役。在这次战役中,项羽所率的义军,冲锋陷阵,英勇顽强, 无不以一当十 ,这种战斗精神折服了参战的六国贵族军队。项羽因此声威大震,被各路诸侯军尊为上将军。
巨鹿一战秦军被打得落花流水。项羽军乘胜追击,派蒲将军击破秦军于漳水之南,自己亲率大军破秦军于汗水(河北临漳县西)。秦将章邯在起义军沉重打击下,一方面觉得损兵折将十几万,已无力挽回败局;一方面又得不到秦政府信任。在走投无路之下,于公元前207年7月,率残军20万人在洹水南殷墟(河南安阳)向项羽投降。至此,秦王朝的灭亡已成定局。
在另一战场上,刘邦率领的起义军从砀郡出发,向西进攻。一路上收编了陈胜、吴广的散卒,又联合了各地的起义力量,队伍日益扩大。公元前207年2月,军过高阳(河南杞县西),采纳该城临门(守城门的小吏)郦食其(音力异基)的献策,攻占粮仓陈留(今河南开封县东南),得到秦国大量积粟,解决了义军的给养问题。接着在曲遇(河南中牟东)大破秦将杨熊军,在南阳大败郡守吕 .吕 败走宛城(河南南阳),刘邦又采纳张良和陈恢的意见,将宛城重重包围,在大兵压境形势下,迫使秦军投降。攻下宛城之后,刘邦率军乘胜西进,长驱直入武关,一路势如破竹,所向披靡。
① 《史记?项羽本纪》。
与农民军的节节胜利适成对照,秦王朝统治集团在农民军沉重打击下,内部矛盾加剧。赵高在诬陷杀害李斯、独揽朝政之后,又进而向秦二世篡权。
昏庸无能的秦二世,只知寻欢作乐,甘愿大权旁落于赵高之手。公元前207年,赵高将一头鹿献给二世,当众胡说这是一头马,以此试探满朝文武官员对他篡权的反映。二世笑着说:丞相错了,明明是鹿为何说是马?赵高又问诸大臣,大臣们面面相觑,表现不一。有的奉迎赵高跟着说是 马 ,有的说是鹿,还有的沉默不语。事后,赵高对说是鹿的大臣一一进行陷害。这就是成语 指鹿为马 的由来。从此,群臣都箝口不语。赵高进一步把持了秦王朝的中央大权。在巨鹿之战秦军损失了主力和刘邦打入武关之后,赵高害怕秦二世追究责任,于是勾结其婿咸阳令阎乐和其弟郎中令赵成,杀死秦二世,立二世兄子子婴为秦王,子婴继位后,不满赵高的专权,不甘于充当傀儡,又设计杀死赵高。最后,在刘邦军队逼近咸阳之际,刚刚当了46天秦王的子婴,见秦王朝大势已去,遂 系颈以组,白马素车,奉天子玺符 ①,向农民起义军投降。秦王朝从公元前221年建立,仅仅存在了15年,即二世速亡。时值公元前206年(汉刘邦元年)冬。
① 《史记?秦始皇本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