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历史阁,看更多野史奇闻。

秦汉政治史之秦王朝的残酷剥削压迫

时间:2024-07-05访问:8来源:历史铺

秦王朝的残酷剥削压迫
  (一)秦始皇的残暴统治和穷奢极欲
  秦朝自商鞅变法以来实行按军功授田宅的制度,使 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农民很少占有土地。但是他们还要负担沉重的赋税。秦朝的赋税分为田租、口赋和杂赋三种。田租是按土地数量征收的土地税。不管实际占有的土地多少或耕种与否,都一律征收田租。这就使已经失掉土地和无力耕种土地的农民增加了负担,而使 田连阡陌 的地主得以逃避国家的租税。口赋,是按人头征收的人口税。按照秦政府规定,田租率为 什一之税 ,而实际上远远超过产量的十分之一。除了田租和口赋之外,还有杂赋。
  所谓杂赋,就是各色名目的临时证调。比如,征收 土贡 、 撮粟尺布.这些赋税加在一起,要占去农民收入的三分之二以上。所以董仲舒说,秦时 田租口赋,盐铁之利二十倍于古。 秦国的繁重徭役主要表现为两种形式:一种是服兵役,一种是被征调去大兴土木。秦朝实行普遍的兵役制度,战士多是以服徭役的名义征发来的。
  秦朝把军事制度与徭役制度紧密结合在一起。前面讲过,秦国法律规定,男子在23岁以后要服兵役,一生要当两次兵,即守卫首都和戍守边疆各一年。
  此外,还要承担本县和本郡的各种杂役,但是更为沉重的负担还是被征去为秦始皇大兴土木。秦始皇一生修建的宫殿、陵墓,其规模之大、建筑之豪华在世界史上无可比 ,是 骇人听闻 的。还在并灭六国的过程中,他就派人将六国的宫殿的图样描绘下来,在渭水北岸依样修建。这些林立的宫殿本来足够供他享受,但他仍觉得不能满足自己穷奢极欲的欲望,于是又在渭水南岸的上林苑建造了规模更为宏大的朝宫, 可受十万人.仅它的前殿阿房宫,东西长即500步,南北宽50丈,上面可容1万人,下面可竖立5丈的大旗。后来的诗人曾以 蜀山兀,阿房出 的著名诗句,来惊叹其工程之浩大宏伟。当时兴建的离宫别馆多达700余所,弥山跨谷,遍布于函谷关内外及渭水南北两岸。
  秦始皇不仅生前修建豪华宫殿供他享受,而且还为死后准备了同样豪华的陵墓,骊山墓就是他苦心经营的宏伟工程。这项工程开始于他即位之初,直到30余年之后他病死,尚未完工,而由秦二世继续修建。工程之浩大可见一斑。这座陵墓,高50余丈,周围5里,墓内建有各式宫殿,设有百官位次,陈列着各色珍宝。宫殿外面,是人工造的高山林木、九州地理和内中充满水银的人造百川、江河、大海。墓的顶部,有根据天象绘制的日月星辰。1974年,在骊山墓东侧发现的秦俑坑,总面积达2万多平方米,陈列身高1。80米左右的陶俑7000多个,真马大小的陶马700余匹,战车130乘。这种情况说明,秦始皇不仅生前极尽奢靡腐化之能事,而且死后也要如此穷奢极欲,充分暴露了他贪婪腐化的地主阶级本性。
  兴建这样大规模的工程,所消耗的人力、物力资源相当惊人。据历史记载,仅修建骊山墓就动用刑徒及奴隶 七十万.再加上 北筑长城四十万 ,防御匈奴30万, 南戍五岭五十余万 ,全国被征调服役的人数总计不下200万,占当时全国2000万人口的十分之一以上,而且都是些年轻的壮劳力,给农业生产造成的破坏是可以想见的。大兴土木所消耗的财力、物力也是空前的。修建阿房宫和骊山墓所用的石料和木材,都是从北山和巴蜀等千百里之外、经过长途跋涉运到关中的。当时有歌谣云: 望石甘泉口,渭水为不流,千人歌,万人吼,运石堆积如山阜 ①残酷的徭役剥削和沉重的赋税暴敛,使人民陷于水深火热之中。造成 男子力耕不足粮饷,女子纺绩不足衣服,竭天下之资财以奉其政,犹未足以澹其欲 ,②以及 不见长城下,尸骸相支柱 ③的悲惨景象。因此,遭到人民反抗是必然的。
  秦始皇在统一六国之后,便纵情享乐,贪恋酒色, 后宫列女万余人,气上冲于天.④著名史学家翦伯赞先生曾对秦始皇的宫廷生活作过如下一番形象而生动的描述: 现在,在这位阿房宫主人的御前,挤满了国籍不同的美女,她们带着' 宛珠之簪' ,垂着' 傅玑之珥' ,穿着 阿缟之衣' ,饰着' 锦绣之饰'.'佳冶窈窕' ,真是人间无比。乐队吹奏起来了,美女开始了大合唱,不是以前秦国的' 击瓮叩缶,弹筝搏髀' 之音,而是' 郑、卫桑间,昭、虞武象者,异国之乐也'. 最高统治者如此奢迷享乐,他的下属自然是上行下效了。那些地主阶级的新贵,他们也是宫室、车马、衣服、苑囿驰猎,恣其所好。秦王朝的迅速败亡,不能说是与统治集团的这种沉醉于歌舞升平、纵情享乐无关的。
  秦始皇为了显示他德高 三皇 ,功过 五帝 的 功德 ,在完成统一大业之后,就开始了在全国各地的巡行。从公元前221年至前210年的短短十二年中,他就兴师动众先后在全国巡行五次之多。第一次巡行是从咸阳向西至陇西北地。意在向西部边郡宣扬国威,宣告秦王朝在东方诞生。第二次是出函谷关,经河南雒阳、荥阳到山东邹峄。先在邹峄山立石颂秦德,然后登泰山,行 封礼,又到梁父山(山东新泰县西)行 禅 礼,此谓 封禅.后登之罘(山东之罘半岛),又到琅琊。先后在之罘、琅琊刻石颂 秦德.回来时经东海郡治剡县到彭越(江苏徐州),又继续南下渡淮水,至长江中游的衡山和南郡。在由南郡至湘山祠时遇大风,影响秦始皇一行渡江。
  秦始皇大怒。听说湘山有神乃尧之女、舜之妻,就令刑徒三千人 皆伐湘山树,赭其山 ,演出了一幕与 神 搏斗的蠢剧。然后取道汉水,经南阳郡至武关而回咸阳。第三次仍向东巡行,因为六国旧贵族对新建立的秦王朝怀有敌意,故在秦始皇巡行至阳武博浪沙(河南中牟县北)时,遭到韩国公子张良收买的力士百廿斤铁椎的狙击,险些丧了性命。秦始皇不 为盗所惊 ,仍沿第二次巡游走过的路线继续向东至之罘、琅琊,然后折向西北,沿漳水经上党郡返回咸阳。第四次是沿原魏、韩、赵、齐等国的交界和黄河流经之处至碣石(河北秦皇岛附近),照例在碣石刻石记功,然后向西经右北平、渔阳、上谷、代、雁门、云中诸郡,巡视秦王朝北方边境,最后由上郡返回咸阳。此行的目的在为讨伐匈奴作准备。
  纵观秦始皇的四次巡行,主要是为了炫耀功德,加强对秦王朝东部地区的统治。但也是一种兴师动众、劳民伤财的举动。
  ①   《三辅旧事》。
  ②   《汉书?食货志》。
  ③   《水经柱》卷三引。
  ④   《史记?秦始皇本纪》。
  第五次巡行在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年)。秦始皇从咸阳出发,沿丹水、汉水流域至云梦,再沿长江东下,经丹阳(安徽当涂县东),沿水道和运河至钱塘(浙江杭州市),上会稽山,祭大禹,并在会稽山刻石留念。从会稽返回后,秦始皇从江乘(江苏镇江市北)渡江至琅琊。此时,曾为他求长生不死仙药的方士徐市又来行骗。他说,蓬莱山上有种药,只因海中有大鱼阻挡通路无法去取。请派人先除掉大鱼。求药心切的秦始皇对此深信不疑。
  立即派人入海射鱼。虽费尽周折在之罘射杀了一条大鱼,但方士徐市早已逃之夭夭,不知去向了。秦始皇无奈,只得取道临淄西归。当车驾行至平原津(山东平原县南)时,秦始皇因为旅途劳顿和平时纵情淫乐,身体虚弱,得了重病。他自觉死亡即将来临,遂令中书府令赵高赐公子扶苏书信,令其速回咸阳安排后事。然而书信尚未发出,秦始皇就在沙丘平台(河北巨鹿县东南)病故,终年50岁。丞相李斯怕贸然宣布秦始皇驾崩的消息会引起大乱,决定先秘不发丧,将尸体放在辒辌车中,每日照常令人送水送饭,以掩人耳目。当时只有赵高、胡亥及五六个宦官知道底细。在灵车行进途中,赵高拉拢丞相李斯,策划伪造诏书,废公子扶苏,立胡亥为帝的重大政治阴谋。他们将秦始皇诏书招扶苏来咸阳奔葬并继承帝位的内容,篡改成斥责扶苏 无尺寸之功 、 不孝 的罪名,令其自杀。并责备与扶苏一起率军戍边的蒙恬 为人臣不忠 ①,向其 赐死.扶苏接到来书,奉诏自杀。蒙恬知其有伪,不肯死,被逮捕囚禁起来。这个政治阴谋使胡亥轻易登上皇帝宝座,成为秦朝二世皇帝。赵高阴谋策划有功,擢升为郎中令,控制了秦国政权。
  (二)秦二世的残忍昏暴
  与秦始皇相比,秦二世的残忍昏暴有过之而无不及。
  秦二世阴谋篡夺帝位之后,怕宗室大臣不服,便与赵高沆瀣一气,采取 灭大臣而远骨肉 的手段,残杀宗室大臣。蒙恬曾为秦王朝 将兵三十万众北逐戎狄,收河南,筑长城 ,是立有功劳的将领。但秦二世和赵高惧怕他手中握有重兵不服和没有执行赵高伪造的诏令与扶苏同死,秦二世即逼他 吞药自杀.蒙恬之弟蒙毅因过去判过赵高死刑,赵专门派御吏将其杀害。
  右丞相冯去疾也被迫自杀。秦二世怕他登上帝位诸公子不服,又对亲骨肉兄弟姐妹狠下毒手,先后杀害20余人。公子高见势不妙,本想逃跑,但又恐家属被族,最后主动上书为其父秦始皇殉葬。秦二世对此高兴得 赐钱十万以葬.①这种残杀宗室大臣造成的后果是 自君卿以下至于众庶,人怀自危之心 ②。
  还在秦始皇统治时期,刑罚已苛重到人民摇手触禁,动辄陷刑,一人犯法,罪及三族,一家犯法,邻里连坐的程度。而秦二世当政之后,推行 以税民深者为明吏 、 杀人众者为忠臣 的政策,各级官吏都成为搜刮和残害人民的魔王和刽子手,以致形成 刑者相半于道,而死人日积于市 ,③ 劓鼻盈蔂(lei音雷),断足盈车,举河以西不足以受天下之徒 ④的悲惨局面。
  ①   《史记?李斯列传》。
  ②   《史记?秦始皇本纪》。
  ③   《史记?李斯列传》。
  ④   《盐铁论?圣诏》。
  秦二世登上帝位后,终日与宫中妃嫔饮酒作乐,还豢养了大批狗马禽兽,供其游猎,并调集各郡县 材士五万人为屯卫咸阳,令教射狗马禽兽.由于所养禽兽太多,咸阳粮草不够用,就令郡县调运谷物、草料来。运粮草时,责令役夫自带干粮,咸阳周围300里内,不得给役夫提供吃食。秦始皇死后,骊山墓和阿房宫尚未峻工,他又征调天下民夫和聚敛农民财富,继续完成秦始皇 未竟事业.仅修建骊山墓一项,最多时即征调70万之众。致使农民 力罢不能胜其役,财尽不能胜其求 ①,生活陷入绝境。最惨无人道的是,在埋葬秦始皇时,秦二世竟下令将始皇宫妃凡无子者,统统为始皇殉葬。为了防止营建秦始皇陵的工匠泄露内部秘密,甚至下令在秦始皇尸体下葬后,将所有在墓内工作的工匠统统埋在墓内。制造了中国历史上罕见的惨剧。
  (三)人民对秦暴政的反抗、秦末农民起义的前奏
  秦王朝的苛政暴敛和地主阶级的残暴剥削,使广大贫苦农民再无法照常生活下去,只有奋起反抗,才是争取生存的唯一出路。秦始皇三十六年(前211年),东郡落下一块陨石,有人就在上面刻下 始皇帝死而地分 七个字。诅咒秦始皇快快死,而后分田地。秦始皇盛怒之下,将居住在这块陨石周围的人全部杀死。但屠杀是阻止不住人民反抗的。广大人民群众采取各种形式进行斗争。有的手持木棍、锄头,啸聚山林川泽;有的与刑徒、奴隶的斗争相汇合,如骊山服役刑徒即同一些徒长、豪杰联合,带一批刑徒逃亡江中为 群盗 ;有的如彭越率一批青年聚集山东巨野泽中。连一些秦朝下级官吏,如沛县泗水(江苏沛县东)亭长刘邦,也在押送刑徒途中,和被押送者一起逃至砀山(河南永城县境),准备起义。这些零星的反抗,在秦二世统治时期已汇成一股股起义的细流,预示着一场农民大起义的急风暴雨即将来临。
  ①   《汉书?贾邹枚路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