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历史阁,看更多野史奇闻。

曹雪芹和《红楼梦》

时间:2024-07-05访问:46来源:历史铺

曹雪芹和《红楼梦》
  (一)曹雪芹的家世和生平
  曹雪芹(1715- 1763年),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圃、芹溪。
  他的先世是汉人,原籍河北丰润,后加入旗籍。他的远祖曹世选被后金的军队俘虏,给满族统治者多尔衮当家奴,属正白旗包衣人①。曹世选的儿子曹振彦因有军功,官至两浙都转运盐使司盐法道。曹振彦的儿子曹玺和曹玺的长子曹寅,曹寅的长子曹颙和侄儿曹頫(曹雪芹的父亲,在曹颙死后过继给曹寅为子),三代4人相继担任江宁织造达60多年②。织造是内务府的肥缺。
  其任务是替皇帝采办宫廷的衣服装饰及日常用品,同时为皇帝搜集南方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治安、民情等各方面的情报。曹玺的妻子孙氏做过康熙的保姆。曹寅曾做过康熙的伴读。康熙6次南巡,有4次是住在曹氏任职期间的织造府内。曹寅的两个女儿都被选作王妃。由此可见曹家地位显赫,与皇室关系密切。
  曹寅还是当时有名的藏书家和刻书家。他著有《楝亭诗钞》、《楝亭词钞》、《楝亭文钞》。还曾奉旨刊刻了《全唐诗》和《佩文韵府》等书。曹寅和当时一些著名诗人和作家如施闰章、陈维崧、尤侗、朱彝尊、洪昇等都有交往。
  曹雪芹出生在南京,少年时代曾过了一段 锦衣纨绔 、 饫甘餍肥 的生活。这为他创作《红楼梦》奠定了生活基础。
  康熙死后,雍正继位。清宫廷内部斗争激烈。曹家成为雍正打击的一个对象。雍正五年(1727年),曹雪芹的父亲曹頫因解送缎匹进京时骚扰驿站被人参奏,因而被革职抄家。次年,曹家迁到北京,家道已衰。曹雪芹到北京后,曾在为清王朝宗室子弟设立的宗学当过职员。他与敦敏、敦诚兄弟结成好友。曹雪芹晚年住在北京西郊, 蓬■茅椽,绳床瓦灶 ,生活十分艰苦。从敦敏和敦诚赠曹雪芹的诗中,我们可以看出当时曹雪芹的生活状况。
  敦敏在《赠曹雪芹》中说: 寻诗人去留僧壁,卖画钱来付酒家。燕市狂歌悲遇合,秦淮残梦忆繁华。 敦诚在《赠曹芹圃》中说: 满径蓬蒿老不华,举家食粥酒常赊。 曹雪芹正是在这种十分困难的条件下,坚持了《红楼梦》的创作。他才华横溢,工诗善画,性格傲岸,嗜酒喜谈。他的诗笔有奇气,风格近于唐代诗人李贺。但多散佚,在题敦诚《琵琶行传奇》两句: 白傅诗灵应喜甚,定教蛮素鬼排场。 他喜绘石头。敦敏《题芹圃画石》说: 傲骨如君世已奇,嶙峋更见此支离。醉余奋扫如椽笔,写出胸中块磊时。 这说明他虽然很穷,但却有骨气。据吴恩裕在《曹雪芹佚著及其传记材料的发现》中讲,新发现的曹雪芹佚著中,有自题画石诗一首: 爱此一拳石,玲珑出自然。溯源应太古,堕世又何年?有志归完璞,无才去补天。不求邀众赏,潇洒做顽仙。 表明了他贫困但不屈服的性格。曹雪芹 披阅十载,增删五次 ,写作《红楼梦》可谓呕心沥血。但是,由于贫病交加,爱子夭折,于1763年2月12日中酒身亡了①。曹雪芹逝世之时,还不到50岁,留下的只有琴剑在壁。他的几个好友草草地殡埋了这位伟大的作家。他的夫人杜芷芳在他们结婚用的红松木箱的里层,写了一首悼念的诗:不怨糟糠怨杜康乩诼玄羊重克伤睹物思情理陈箧停君待敛鬻嫁裳织绵意深睥苏女续书才浅愧班孃谁知戏语终成谶窀穸何处葬刘郎曹雪芹基本定稿的只有80回,题名《石头记》。这80回以手抄本的形式流传。现在通行本120回《红楼梦》的后40回,一般认为是高鹗的续作,也有人认为并非高鹗所作②。有人估计,曹雪芹生前已写了一部分遗稿,并有后40回的目录。高鹗和程伟元是在收集社会上流传的后40回残槁的基础上修改补充而成的。题名为《新镌全部绣像红楼梦》的本子,于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由程伟元、高鹗用活字排印,书前有程伟元和高鹗的序,世称 程甲本.高鹗(约1738- 约1815年),字兰墅,一字云士,别号红楼外史。汉军镶黄旗内务府人,祖籍辽宁铁岭,先世清初即寓居北京。乾隆六十年进士,历官内阁中书,内阁侍读。嘉庆十四年,任江南道监察御史。十八年,升刑科给事中。高鹗的续书,无论在思想上还是在艺术上,都不如曹雪芹所著前80回。但能大体完成全书的悲剧构思,以黛死钗嫁,宝玉出家完成悲剧结局,使故事首尾完整。但续书写贾宝玉科考中举,贾家衰败后又 沐皇恩 、 延世泽 、 兰桂齐芳 、 家道复初 等等,显然背离了原著的精神。高鹗的续书虽然有缺陷,但对扩大《红楼梦》的流行和社会影响,还是起了积极作用的。1792年,程伟元又在第一版的基础上有所增删,再度排印,这是 程乙本.
  ①   包衣为满语 家奴 一词的译音 包衣阿哈 的简称。
  ②   周先慎编著:《中国文学》(古代部分),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6 年版,第 257-258页。
  ①   关于曹雪芹逝世的年份,有人认为是 1764 年。
  ②   夏荷认为《红楼梦》后 40 回的续书人是曹雪芹的夫人杜芷芳。见《兰州学刊》1985年第 6期。
  (二)《红楼梦》的思想内容
  《红楼梦》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伟大著作,思想内容极其宏富。它包括经济、政治、历史、婚姻、伦理、道德、文化、教育、民俗、医药、园林建筑等等内容。它的思想内容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1。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悲剧
  《红楼梦》以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情节为全书的主干,塑造了3个贵族青年的形象。通过他们之间的恋爱和婚姻悲剧,写出了当时具有代表性的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兴衰,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走向灭亡的发展趋势,歌颂了贵族叛逆者的朦胧的民主主义思想。
  贾宝玉是《红楼梦》的主要中心人物。他生在 钟鸣鼎食之家,诗书簪缨之族 ,是荣国府的嫡派子孙。贾宝玉的前途和命运,关系到封建贵族家庭是否后继有人的大问题。按照封建贵族家长的意愿,是要他走一条功名富贵、光宗耀祖的道路。可是,贾宝玉却是个封建贵族家庭的叛逆者。他出生之后,受到贾母的溺爱,从小在内帏厮混,受到周围善良纯洁的女孩子的影响较多,而对家庭中贾珍、贾琏等人的腐朽糜烂生活表示厌恶。他认为 天地间灵淑之气只钟于女子,男儿们不过是些渣滓物而已.又说: 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 贾宝玉这个性格特征,是对男尊女卑 的封建秩序的反抗,同时也深含着对受封建压迫的妇女的同情。
  宝玉素日就懒与士大夫诸男人接谈,又最厌峨冠礼服贺吊往还等事。当贾政要他出来见贾雨村时,他半天才出来, 既出来了,全无一点慷慨挥洒的谈吐,仍是委委琐琐的。 薛宝钗、史湘云、袭人都曾劝他追求功名、结交权贵。史湘云说: 如今大了,你就不愿意去考举人进士的,也该常会会这些为官作宦的,谈讲谈讲那些仕途经济,也好将来应酬事务,日后也有个正经朋友。 宝玉听了,大觉逆耳,便道: 姑娘请别的屋里坐坐罢,我这里仔细腌臜了你这样知经济的人! 宝钗有时见机劝导,他反生起气来,只说: 好好的一个清净洁白女子,也学的钓名沽誉,入了国贼禄鬼之流。这总是前人无故生事,立意造言,原为引导后世的须眉浊物。不想我生不幸,并且琼闺绣阁中亦染此风,真真有负天地钟灵毓秀之德了! 当袭人提到女儿死的时候,宝玉笑道: 人谁不死?只要死的好。那些须眉浊物只听见' 文死谏''武死战' 这二死是大丈夫的名节,便只管胡闹起来。那里知道有昏君,方有死谏之臣,只顾他邀名,猛拚一死,将来置君父于何地?必定有刀兵,方有死战,他只顾图汗马之功,猛拚一死,将来弃国于何地? 由此可见,贾宝玉对封建社会的一套纲常名教有自己的看法。但他也有君权神授的思想。他说: 要知道那朝廷是受命于天,若非圣人,那天也断断不把这万几重任交代。可知那些死的,都是沽名钓誉,并不知君臣的大义。 贾宝玉向往自由,追求个性解放,不愿受封建礼教的束缚。他抱怨说: 我只恨我天天圈在家里,一点儿做不得主,行动就有人知道,不是这个拦就是那个劝的,能说不能行,虽然有钱,又不由我使。 他对金钏儿投井而死深感悲痛。他愿意与出身低贱的优伶琪官结交,以至于忠顺王府到贾府要人。早就对宝玉不求上进大为不满的贾政,经贾环挑拨,说金钏儿是因宝玉 强奸未遂 而死的。于是引起贾政暴怒。贾政痛打宝玉是封建贵族统治者对叛逆者的一次镇压。当门客劝说时,贾政说到: 你们问问他干的勾当,可饶不可饶!素日皆是你们这些人把他酿坏了,到这步田地,还来劝解!明日酿到他弑父弑君,你们才不劝不成? 又对王夫人说: 不如趁今日结果了他的狗命,以绝将来之患! 虽然宝玉受到痛打,但并未屈服,他的叛逆思想性格反而更加坚定了。
  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是纯真的,是建立在共同的思想基础之上的。他们从小青梅竹马。独有黛玉自幼儿不曾劝他去立身扬名,所以深敬黛玉。当别人提到仕途经济时,宝玉道: 林姑娘从来说过这些混账话吗?要是他也说过这些混账话,我早和他生分了。 贾宝玉和林黛玉虽然也闹过一些小磨擦,但最后变得心灵默契 了。从第32回宝玉明确地对黛玉表示 你放心 之后,他们的爱情关系便稳定了。
  由于贾宝玉是封建贵族子弟,以及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所以在贾宝玉身上还有很多旧的思想意识,例如君权神授思想,对于父亲伯叔兄弟之伦遵守圣人遗训,大少爷习气很重,甚至将袭人踢伤等等。贾宝玉虽然对封建社会的一套制度不满,但也找不到出路,只能以出家表示抗议。在他的思想中有不少虚无主义的东西。因此,他对封建主义的背叛不可能是彻底的。
  《红楼梦》中另一个封建阶级的叛逆者是林黛玉。林黛玉出身在一个已衰微的封建家庭,从小母亲早逝,失去母爱,又无兄弟姐妹,体弱多病。先时寄居外祖母贾家,后来父亲林如海也去世了,更加孤苦无依。贾府的环境,正如黛玉葬花诗中所说,是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黛玉深受寄人篱下之苦。 无事闷坐,不是愁眉,便是长叹,且好端端的不知为着什么,常常的便自泪不干的。 为了保持自己纯洁的个性,她常以 比刀子还利害 的语言,揭露周围一些不合理的现象。这是一个弱女子在险恶环境中本能的自卫。在贾府中,唯一的知己便是贾宝玉。她鄙视功名利禄,和宝玉在共同思想基础上产生爱情。当她听到宝玉称赞她不说那些 混账话 时, 不觉又喜又惊,又悲又叹。所喜者:果然自己眼力不错,素日认他是个知己,果然是个知己;所惊者:他在人前一片私心称扬于我,其亲热厚密,竟不避嫌疑;所叹者:你既为我的知己,自然我亦可为你的知己,既你我为知己,又何必有' 金玉' 之论呢?既有' 金玉' 之论,也该你我有之,又何必来一宝钗呢?所悲者:父母早逝,虽有铭心刻骨之言,无人为我主张.黛玉与宝玉的恋爱由于与封建家庭发生矛盾,注定是个悲剧。
  荣国府的最高统治者贾母虽然心疼自己的外孙女,但她在选择孙儿媳妇时是考虑整个家族的利益的。贾母曾托过清虚观的张道士为宝玉物色对象,后来又留意打量过薛宝琴,根本就没有选择林黛玉的想法。由于林黛玉锋芒毕露,所以被人认为 刻薄 、 小心眼 ,且体弱多病,而且更重要的是林黛玉的言行不符合封建家庭的要求。最后,在决定贾宝玉婚娶的时候,贾母、王夫人等便采取凤姐的 掉包儿计 ,偷娶了薛宝钗。
  林黛玉的葬花诗已经道出了自己的命运和对人生的态度。她忠于爱情,不向封建势力低头。她说: 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质本洁来还洁去,不教污淖陷渠沟。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林黛玉从傻大姐那里听到宝玉将娶宝钗后,精神上受到了致命的打击。
  黛玉听了这句话,如同一个疾雷,心头乱跳。黛玉颜色雪白,身子恍恍荡荡的,眼睛也是直直的。 这个消息加速了黛玉的死亡。在林黛玉焚稿断痴情一回中,她一面吐血,一面焚稿。最后,在宝玉娶宝钗的时辰,她以最后的力气喊出了 宝玉!宝玉!你好—— 六个字,就气绝身亡了。她以死向这个黑暗的社会表示最后的反抗。
  薛宝钗是书中与林黛玉相对立的形象。她出身在皇商家庭。母亲是金陵王家的小姐,舅舅王子腾从京营节度使做到九省都检点,是朝中拥有军权的人物。宝钗幼年丧父,他的哥哥薛蟠是个酒色之徒。她生得肌骨莹润,举止娴雅。当时他父亲在日极爱此女,令其读书识字,较之乃兄竟高十倍。自父亲死后,见哥哥不能安慰母心,她便不以书字为念,只留心针黹家计等事,好为母亲分忧代劳。宝钗进京,是为了侯选宫主郡主入学陪侍,充为才人赞善之职。之所以在贾府住下来,是因为要实现与贾宝玉的 金玉良缘.由于她经常劝贾宝玉追求功名富贵,引起贾宝玉的反感。但她工于心计,处处 随分从时 、 装愚守拙 ,得到贾府上下人等的赞赏和欢心。 会做人 是她的性格特点,也是她为人虚伪的表现。贾母要为宝钗过生日,问宝钗爱听何戏,爱吃何物。 宝钗深知贾母年老之人,喜热闹戏文,爱吃甜烂之物,便总依贾母素喜者说了一遍。贾母更加喜欢。 元妃从宫中送来一个灯谜叫大家分猜。 宝钗听了,近前一看,是一首七言绝句,并无新奇,口中少不得称赞,只说' 难猜' ,故意寻思。其实一见早猜着了。这说明宝钗故意做作。有一次,她在滴翠亭旁偷听了小红和坠儿两个丫头谈的私心话。当她料到躲不及时,就使了个 金蝉脱壳 之计:故意放重了脚步,笑着叫道: 颦儿,我看你往那里藏! 一面说一面故意往前赶。接着她又煞有介事地到亭内找林黛玉。这样做,就使两个丫头认为是林姑娘听了她们的私心话,薛宝钗不但解脱了自己,并且嫁祸于人,这说明她的狡猾阴险。更严重的是,金钏分明为王夫人逼死,事后连王夫人都有点 心里不安.宝钗却说: 姨娘是慈善人,固然是这么想。据我看来,他并不是赌气投井,多半他下去住着,或是在井傍边儿玩,失了脚掉下去的。他在上头拘束惯了,这一出去自然要到各处去玩玩逛逛儿,岂有这样大气的理?纵然有这样大气,也不过是个糊涂人,也不为可惜。 还说: 姨娘也不劳关心。十分过不去,不过多赏他几两银子发送他,也就尽了主仆之情了。 宝钗的解释分明是说假话。
  这说明在她美丽的外表下,包藏着一颗多么冷酷的心。
  薛宝钗是一个封建主义的忠实信徒。她对史湘云说: 纺绩针黹是你我的本等。一时闲了,倒是把那于身心有益的书看几章,却还是正经。 她满心希望与贾宝玉结合后,贾宝玉能够作官为宦,达到夫贵妻荣的目的。然而,宝玉的离家出走,使她落了个终身守寡的下场。
  贾宝玉和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悲剧,不只是个人的悲剧,而且是社会的悲剧,时代的悲剧,是由于反封建的力量还远远弱于封建势力所造成的悲剧。与历来的 才子佳人 式的爱情不同,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具有反对封建,追求自由的性质。作者通过对贾宝玉、林黛玉和薛宝钗爱情的描写,揭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的对立,这就使这一爱情悲剧能够打动人心。作者全面深刻地揭示了产生爱情悲剧的社会根源,从而对封建社会作出了深刻有力的批判。
  2。对封建统治阶级的揭露和批判
  《红楼梦》以爱情故事为中心,联系广阔的社会背景,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政治上黑暗,生活上奢靡荒淫的罪恶行径,从而展示出封建社会必然走向崩溃的历史命运。
  小说第4回,写薛蟠为争夺丫头,让手下人打死小乡宦之子冯渊, 他便没事人一般,只管带了家眷走他的路。 金陵应天府尹贾雨村不知内情,刚要发签捉拿犯人,却被一个门子止住。雨村道: 方才何故不令发签? 门子道: 老爷荣任到此,难道就没抄一张本省的护官符来不成? 雨村忙问: 何为护官符? 门子道: 如今凡作地方官的,都有一个私单,上面写的是本省最有权势极富贵的大乡绅名姓,各省皆然。倘若不知,一时触犯了这样的人家,不但官爵,只怕连性命也难保呢!——所以叫做护官符。 于是贾雨村就 徇情枉法,胡乱判断了此案。 并且疾忙修书二封与薛蟠的姨父贾政和舅父王子腾,说 令甥之事已完,不必过虑. 护官符 充分暴露了封建社会官场的黑暗腐败。
  《红楼梦》写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俗谚口碑说: 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丰年好大' 雪' ,珍珠如土金如铁。 这4家皆连络有亲,一损俱损,一荣俱荣。书中以贾家作为揭露和批判的主要对象,通过解剖一个家庭,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腐朽和没落。荣国府和宁国府占了大半条街。这个所谓 昌明隆盛之邦,诗书簪缨之族, 实际上是社会肌体上的一颗毒瘤。在这里,几十个封建主子,竟要几百人侍候,每位主子都有几个丫头,还有小厮、老妈子等等。他们的衣食住行都要奴隶们服侍,连洗脸、梳头、穿衣之类的事,都有专人负责。他们吃的是山珍海味,穿的是绫罗绸缎,穷奢极欲。吃一种茄子,要配几十种佐料,办一桌酒席就要花百十多两银子,史湘云搞诗社办的一席小小的 螃蟹宴 ,在刘老老看来, 够我们庄家人过一年了! 为了元妃省亲,贾府特意修造了大观园,连贵妃都感到 太奢华过费了.秦可卿出殡, 大小轿子车辆,不下百十余乘。连前面各色执事陈设,接连一带摆了有三四里远。宁府大殡浩浩荡荡,压地银山一般。 这些寄生虫,完全是靠农民的血汗供养的。第53回写黑山村庄头乌进孝缴租的情况。在账单上写着: 大鹿三十只,獐子五十只,■子五十只,■猪二十个,汤猪二十个,龙猪二十个,野猪二十个,家腊猪二十个,野羊二十个,青羊二十个,家汤羊二十个,家风羊二十个,鲟鳇鱼二百个,各色杂鱼二百斤,活鸡、鸭、鹅各二百只,风鸡、鸭、鹅二百只,野鸡野猫各二百对,熊掌二十对,鹿筋二十斤,海参五十斤,鹿舌五十条,牛舌五十条,蛏干二十斤,榛、松、桃、杏瓤各二口袋,大对虾五十对,干虾二百斤,银霜炭上等选用一千斤,中等二千斤,柴炭三万斤,御田胭脂米二担,碧糯五十斛,白糯五十斛,粉秔五十斛,杂色粱谷各五十斛,下用常米一千担,各色干菜一车,外卖粱谷牲口各项折银二千五百两。外门下孝敬哥儿玩意儿:活鹿两对,白兔四对,黑兔四对,活锦鸡两对,西洋鸭两对。 贾珍看过账单却很不满意,他说: 我算定你至少也有五千银子来,这够做什么的?如今你们一共只剩了八九个庄子,今年倒有两处报了旱潦,你们又打擂台,真真是叫别过年了! 贾府的老爷、太太们为了自己的私利,干了许多坏事。贾赦为了夺取12把扇子,就勾结官府把石呆子害得家破人亡;王熙凤弄权铁槛寺,为了贪图3000两银子,就借官府势力,逼得财主的女儿张金哥自尽,守备之子投河而死,弄得张李两家 人财两空.王熙凤心狠手毒,她对老尼说: 你是素日知道我的,从来不信什么阴司地狱报应的,凭是什么事,我说要行就行。 她 毒设相思局 ,害死了贾瑞;她的丈夫贾琏偷娶尤二姐,她设计将尤二姐赚入大观园,又百般折磨,致使尤二姐吞金而死。
  小说还揭露了贾府封建主子们荒淫无耻的生活情况。贾赦上了年纪,胡子苍白,儿孙成群,却要讨贾母的丫环鸳鸯做小老婆;贾珍、贾琏、贾蓉,不顾 热孝在身 ,一味 狂嫖滥赌.贾府的老家人焦大一次酒醉后大骂: 那里承望到如今生下这些畜生来!每日偷狗戏鸡,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 柳湘莲说,贾府是 除了那两个石头狮子干净罢了。 在贾府里,这种腐化堕落的生活被封建主子们看作是理所应当的。当凤姐对贾母说贾琏与鲍二家的通奸时,贾母却轻描淡写地说: 什么要紧的事!小孩子们年轻,馋嘴猫儿似的,那里保的住呢?从小儿人人都打这么过。 贾氏家族的内部矛盾也非常尖锐,既有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矛盾,也有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在这个家族里,围绕着权力和财产的再分配进行着激烈的争斗。房族、嫡庶、妯娌、婆媳,乃至父子、夫妇、兄弟之间都在进行着时而公开时而隐蔽的斗争。探春曾说: 可知这样大族人家,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这可是古人说的,'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呢! 又说: 一个个像乌眼鸡似的,恨不得你吃了我,我吃了你。 例如,赵姨娘想要为儿子贾环争夺继承权,不惜使用魇魔法来对付贾宝玉和王熙凤;贾环向贾政进谗言,促使贾政痛打宝玉;邢夫人抓住 绣春囊 事件,发起抄检大观园,目的向王夫人和王凤姐兴师问罪。王熙凤凭着娘家的显赫地位和贾母的特别恩宠,加上自己风流俊俏、有管理才干,一度掌握了荣国府的人事和财政大权。由于她不择手段地聚敛财富、扩大自己的势力,引起了各方面的不满,弄得她心力交瘁,终于从权力的宝座上跌落下来。接替王熙凤的三小姐贾探春因是庶出,地位不稳固,虽想进行兴利除弊的改革,但大厦将倾的颓势已无法挽回。正如古董商冷子兴所说: 外面的架子虽没倒,内囊却已尽上来了。 贾府衰败的趋势是封建社会走向灭亡的一个缩影。
  在第16回中,赵嬷嬷和凤姐谈到了四大家族兴盛时接驾的盛况。凤姐说: 说起当年太祖皇帝仿舜巡的故事,比一部书还热闹,我偏偏的没赶上。 赵嬷嬷道: 哎哟!那可是千载难逢的!那时候我才记事儿。咱们贾府正在姑苏扬州一带监造海船,修理海塘,只预备接驾一次,把银子花的像淌海水似的!说起来—— 凤姐忙接道: 我们王府里也预备过一次。那时我爷爷专管各国进贡朝贺的事,凡有外国人来,都是我们家养活。粤、闽、滇、浙所有的洋船货物都是我们家的。 赵嬷嬷道: 那是谁不知道的?……如今还有现在江南的甄家,哎哟好势派!独他们家接驾四次。要不是我们亲眼看见,告诉谁也不信的:别讲银子成了粪土,凭是世上有的,没有不是堆山积海的,' 罪过可惜' 四个字竟顾不得了! 这一段表面上看,好像无意之笔,实际上是对封建皇帝的揭露。在封建社会中,从皇帝到下面的贵族地主都在大肆挥霍劳动人民创造的财富,他们走向灭亡的命运是历史注定的。
  3。同情被压迫者的反抗斗争
  《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对于贾府内被压迫者的反抗斗争寄予深切的同情。这些丫环、戏子、小和尚处于社会最底层,他们的命运操纵在封建主子们的手中,一不如意,便是打骂,撵出去,甚至逼死。在第29回中,贾母、凤姐等人到清虚观打醮。 可巧有个十二三岁的小道士儿,拿着个剪筒,照管各处剪蜡花儿,正欲得便且藏出去,不想一头撞在凤姐儿怀里。凤姐便一扬手照脸打了个嘴巴,把那小孩子打了一个斤斗,骂道:' 小野杂种!往那里跑?' 那小道士也不顾拾烛剪,爬起来往外还要跑。正值宝钗等下车,众婆娘媳妇正围随的风雨不透,但见一个小道士滚了出来,都喝声叫:'拿,拿!打,打!'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这些封建主子的凶恶面目。在第30回中,贾宝玉调戏金钏儿,金钏儿和他说了几句玩笑话,被王夫人听见。 只见王夫人翻身起来,照金钏儿脸上就打了个嘴巴,指着骂道: 下作小娼妇儿,好好儿的爷们,都叫你们教坏了! 王夫人叫人把金钏儿领了出去。后来金钏投井而死。
  在贾府的众多丫环中,像甘当奴仆的袭人和想攀高枝儿的小红那样毕竟占少数,多数人是纯洁的。有几个丫环对封建主子进行过反抗。
  贾母的贴身侍婢鸳鸯,十分鄙薄这个贵族之家的老少 爷儿 们的丑恶和秽行。当贾赦让邢夫人和她嫂子诱使她作妾时,遭到了她的坚决反抗。她指着她的嫂子骂道: 怪道成日家羡慕人家的丫头做了小老婆,一家子都仗着他横行霸道的,一家子都成了小老婆了!看的眼热了,也把我送在火坑里去。我若得脸呢,你们外头横行霸道,自己封就了自己是舅爷;我要不得脸败了时,你们把忘八脖子一缩,生死由我去! 贾赦听说鸳鸯不愿意,便恼羞成怒。他对鸳鸯的哥哥金文翔说: 我说给你,叫你女人和他说去。就说我的话:' 自古嫦娥爱少年' ,他必定嫌我老了。大约他恋着少爷们,多半是看上了宝玉,只怕也有贾琏。若有此心,叫他早早歇了。我要他不来,以后谁敢收他?这是一件。第二件,想着老太太疼他,将来外边聘个正头夫妻去。叫他细想:凭他嫁到了谁家,也难出我的手心!除非他死了,或是终身不嫁男人,我就服了他! 贾赦以为这样就断绝了这女孩子的一切生路,就能迫使她就范。可是,倔强的鸳鸯却抱定宁死不屈的决心。她当着贾母等人的面发誓: 我是横了心的,当着众人在这里,我这一辈子,别说是宝玉,就是宝金、宝银、宝天王、宝皇帝,横竖不嫁人就完了!就是老太太逼着我,一刀子抹死了,也不能从命! (第46回)这些话说得何等坚决,何等有骨气!
  另一个反抗者的形象是晴雯。晴雯是一个身世无考的女孩子。当她10岁时,就被赖大买来,只因为生得 十分伶俐标致 , 贾母见了喜欢 ,就被赖大母亲当做一件小玩艺孝敬了贾母。晴雯性格泼辣,敢怒敢骂。她朴实善良,乐于助人。她曾带病为宝玉补孔雀裘。但她与宝玉没有私情。她对袭人的卑谄常常予以讽刺。晴雯听袭人说: 好妹妹,你出去逛逛儿,原是我们的不是。 晴雯知道 我们 两字,自然是指袭人和宝玉。她冷笑几声道: 我倒不知道,你们是谁?别叫我替你们害臊了!你们鬼鬼祟祟干的那些事,也瞒不过我去。——不是我说,正经明公正道的,连个姑娘还没挣上去呢,也不过和我似的,那里就称起' 我们' 来了! 当秋纹夸耀自己从王夫人那里得了两件旧衣服时,晴雯说: 要是我,我就不要。若是给别人剩的给我也罢了,一样这屋里的人,难道谁又有比谁高贵些?把好的给他,剩的才给我,我宁可不要,冲撞了太太,我也不受这口气!晴雯的旁敲侧击是指袭人。因为晴雯长得像林黛玉,便被王夫人看作 狐狸精 ,说: 好好的宝玉,倘或叫这蹄子勾引坏了,那还了得。 王夫人叫人将晴雯找来,冷笑道: 好个美人儿,真像个' 病西施' 了。你天天作这轻狂样儿给谁看!
  你干的事,打量我不知道呢。我且放着你,自然明儿揭你的皮! 王夫人在毫无证据的情况下,便公然侮辱晴雯,抄检大观园,也是针对晴雯这样的女孩子来的。当检查到晴雯的箱子时, 只见晴雯挽着头发闯进来,啷一声将箱子掀开,两手提着底子往地下一倒,将所有之物尽都倒出来。 当王善保家的说自己 是奉太太的命来搜察 时,晴雯指着他的脸说道: 你说你是太太打发来的,我还是老太太打发来的呢!太太那边的人我也都见过,就只没看见你这么个有头有脸大管事的奶奶! 晴雯光明磊落,不向封建势力低头,最后含冤而死了。
  迎春的丫环司棋和表弟潘又安相爱,这本是很正常的行为。在抄检大观园时,查出了司棋与其表弟间互赠的信物, 大家都吓了一跳 , 司棋低头不语,也并无畏惧惭愧之意。 最后,司棋和潘又安以死来表示对爱情的忠贞和对封建势力的抗议。
  另外,性格刚烈的尤三姐也是一个具有反抗精神的妇女。她们母女三人来到贾家。尤二姐被贾琏骗娶做了秘密二房。贾琏又想帮助贾珍霸占尤三姐。可是尤三姐不是好欺负的。她指着贾琏冷笑道: 你不用和我花马掉嘴的!咱们' 清水下杂面——你吃我看'.' 提着影戏人子上场儿——好歹别戳破这层纸儿'.你别糊涂油蒙了心,打量我们不知道你府上的事呢!这会子花了几个臭钱,你们哥儿俩,拿着我们姊妹两个权当粉头来取乐儿,你们就打错了算盘了。我也知道你那老婆太难缠。如今把我姐姐拐了来做了二房,' 偷来的锣鼓儿打不得'.我也要会会这凤奶奶去,看他是几个脑袋?
  几只手?若大家好取和儿便罢;倘若有一点叫人过不去,我有本事先把你两个的牛黄狗宝掏出来,再和那泼妇拚了这条命! 贾琏和贾珍被骂得闭口无言。尤三姐 由着性儿拿他弟兄二人嘲笑取乐.最后,因为柳湘莲想要回定情之物鸳鸯剑,尤三姐以剑自刎,以死捍卫了自己的清白。
  《红楼梦》是一部伟大的现实主义的长篇小说,它能从多方面给人以教育和启迪。但是,它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局限性。这种局限性是曹雪芹的阶级局限所造成的。曹雪芹出身于封建贵族家庭,在他的世界观和他的作品中都投下了无法消除的阴影。他对现实生活中的问题用 色空 和宿命论来解释。如在《红楼梦》第1回里,作者曾借石头之口,写了这样一偈: 无才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此系身前身后事,倩谁记去作奇传? 他用赤霞宫神瑛侍者与绛珠仙草来解释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他还用太虚幻境 薄命司 的簿册来说明 金陵十二钗 的命运是早就注定的。第1回中的 好了歌 和第5回警幻预示结局的《红楼梦》第14支曲《飞鸟各投林》,都充满了对封建贵族阶级兴衰现象的唯心主义的图解。作者把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写得非常缠绵、纤细,这是符合人物性格特点的,但其中所反映出来的恋爱至上的倾向往往也给读者带来不良的影响。
  (三)《红楼梦》的艺术成就
  《红楼梦》的艺术成就是多方面的。正如鲁迅在《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中所说: 自有《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 ①《红楼梦》继承了我国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又在此基础上加以创造和发展,从而达到我国古典小说现实主义的高峰。
  1。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
  《红楼梦》中有名有姓的人物有400多个。人各一面,仪态万方。我们读《红楼梦》,就像走进了人物的艺术画廊,每个人物都是一幅工笔画,使我们目不暇接。这些人物血肉饱满,个性鲜明,并不是千人一面。作者对人物形象进行了多角度、多侧面的描写和烘托,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例如,在第3回中,写王熙凤出场: 只听后院中有笑语声,说:' 我来迟了,没得迎接远客!' 黛玉思忖道:' 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如此,这来者是谁,这样放诞无礼?' 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环拥着一个丽人从后房进来。这个人打扮与姑娘们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掉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这就把王熙凤的性格和她在家族中的地位显示了出来。未见其人,先闻其声。贾母称她为 凤辣子 、 猴儿 ,说明她很受贾母的宠爱。
  在第65回中,贾琏的心腹小厮兴儿却说王熙凤 心里歹毒,口里尖快。 嘴甜心苦,两面三刀 , 上头笑着,脚底下使绊子 , 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 , 他都占全了.这样从侧面描写,使人们对王熙凤的性格特点认识更清楚了。
  在塑造人物形象时,作者充分运用了心理描写的方法。例如,第29回,贾宝玉和林黛玉互相试探,黛玉又拿 金玉相对 之说来刺宝玉。宝玉的内心想的是: 别人不知我的心还可恕,难道你就不想我的心里眼里只有你?
  你不能为我解烦恼,反来拿这个话堵噎我,可见我心里时时刻刻白有你,你心里竟没有我了。 宝玉是这个意思,只口里说不出来。那黛玉心里想着: 你心里自然有我,虽有' 金玉相对' 之说,你岂是重这邪说不重人的呢?
  我就时常提这' 金玉' ,你只管了然无闻的,方见的是待我重,无毫发私心了。怎么我只一提' 金玉' 的事,你就着急呢?可知你心里时时有这个' 金玉'的念头。我一提,你怕我多心,故意儿着急,安心哄我。 那宝玉心中又想着: 我不管怎么样都好,只要你随意,我就立刻因你死了,也是情愿的。你知也罢,不知也罢,只由我的心,那才是你和我近,不和我远。 黛玉心里又想着: 你只管你就是了。你好,我自然好。你要把自己丢开,只管周旋我,是你不叫我近你,竟叫我远了。 类似这样细腻的心理描写,在《红楼梦》中随处可见。
  ①   《鲁迅全集》第 9卷,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9 年版,第 338页。
  用环境来烘托人物性格,也是作者采用的一个重要方法。例如写潇湘馆 凤尾森森,龙吟细细 , 湘帘垂地,悄无人声. 一缕幽香从碧纱窗中暗暗透出.这种诗情画意的境界符合林黛玉的气质。人物的内心情绪不同,对气候的感觉也不同。在风和日丽的春天,宝、黛的爱情顺利发展;当他们发生矛盾时,气候也令人烦躁;矛盾解决了,天气也清爽了。当黛玉气绝身亡时, 惟有竹梢风动,月影移墙,好不凄凉冷淡。 周围是一片悲剧气氛。
  《红楼梦》中的人物性格各有特点:贾赦腐朽,贾政顽固;王夫人平庸,赵姨娘阴险;尤二姐懦弱,尤三姐刚烈;焦大憨直,刘老老世故。在性格相近的人物中,又有细微的差别:黛玉的孤高是入世的,使人感到热;妙玉的孤高是出世的,使人感到冷;凤姐的泼辣中暗含狡诈,探春的泼辣中体现严正。平儿的温柔带着善良,袭人的温柔含有卑怯。
  2。天然浑成的艺术风格
  《红楼梦》的创作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它像生活本身那样丰富、深厚、逼真、自然。曹雪芹在第1回中借石头的话阐明了自己的创作方法: 我师何必太痴,我想历来野史的朝代,无非假借汉、唐的名色;莫如我这石头所以不借此套,只按自己的事体情理,反倒新鲜别致。……至于才子佳人等书,则又开口'文君' ,满篇' 子建' ,千部一腔,千人一面,且终不能不涉淫滥。在作者不过要写出自己的两首情诗艳赋来,故假捏出男女二人名姓;又必旁添一小人拨乱其间,如戏中的小丑一般。更可厌者,' 之乎者也' ,非理即文,大不近情,自相矛盾。 作者是根据 半世亲见亲闻 来创作的。
  其间离合悲欢,兴衰际遇,俱是按迹循踪,不敢稍加穿凿,至失其真。有些评论者据此认为《红楼梦》一书 大部分为作者自叙.鲁迅说: 至于说到《红楼梦》的价值,可是在中国底小说中实在是不可多得的。其要点在敢于如实描写,并无讳饰,和从前的小说叙好人完全是好,坏人完全是坏的,大不相同,所以其中所叙的人物,都是真的人物。 ①应该说,作品的内容确实与作者的经历有关,其中人物也大都有实际生活中的真人作基础,但我们不应把《红楼梦》说成是作者的自传。在书的开头,作者就说明: 曾历过一番梦幻之后,故将真事隐去,而借通灵说此《石头记》一书也,故曰' 甄士隐' 云云。 在选材和布局上,作者是下了很大功夫的。正如第42回中,宝钗论画所说: 你若照样儿往纸上一画,是必不能讨好的。这要看纸的地步远近,该多该少,分主分宾,该添的要添,该藏该减的要藏要减,该露的要露。 《红楼梦》没有宏伟的战争场面,也没有曲折的故事情节和传奇人物,而是把丰富的社会生活加以提炼,按照生活的原貌写出来,平凡而不肤浅,细腻而不琐碎,浑然天成,不见人工斧凿的痕迹。《红楼梦》达到了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的高度统一。
  ①   《鲁迅全集》第 9卷,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 年版,第 338页。
  3。完整严密的组织结构
  《红楼梦》的组织结构宏伟、完整、严密。结构内部百面贯通,筋络相连,纵横交错,但又主次分明,有条不紊。穆俦在《红楼梦》前言中说: 在结构上,它突破了传统章回小说单线独流的模式,化单线为网线,变独流为水系,将众多的人物和情节置于壮观复杂的整体系统中,互相制约,彼此照应,同步推进。《红楼梦》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和贾府的由盛而衰为主要线索,形成一个巨大的组织系统。为了使书中众多的人物能够迅速活跃起来,作者将前5回的篇幅主要用于勾勒轮廓、交代人物和点染背景。通过阅读前4回,可以初步把握贾府的全貌、重要的人物及其相互关系。第5回,贾宝玉在太虚幻境观看12钗 簿册 ,聆听《红楼梦曲》,则扩展了主要人物范围,形成一份主要人物表,并揭开了悲剧的序幕。然后,作者让这些人物纷纷登台表演。每个人物都是不可缺少的,每一回都是整个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红楼梦》中也有波澜起伏,如贾宝玉挨打和抄检大观园。这些大事件都有前兆,使人感到必然发生,是矛盾发展的结果,读者丝毫不感到突然。书中的一山一水,一诗一词,都是为表现主题和人物性格服务的,从中可以看出作者匠心独具。
  4。高度娴熟的语言技巧
  《红楼梦》的语言丰富、洗炼、自然流畅,富于表现力。人物语言完全符合人物性格,真正做到了什么人说什么话。例如焦大的骂有焦大的特色,尤三姐的骂有尤三姐的特色。
  《红楼梦》的语言以北京话为主,但也有吴语方言;有上层社会贵族地主阶级的习惯语和行话,也有下层劳动人民的口语、白话、村言、俚语、歇后语、民谣、民歌。从语言体式来看,有纯粹的口语体、接近口语而稍有文言成分的白话体、平浅通俗的文言体,还有诗、词、曲、赋、诔、偈、诏令、奏启、戏文、禅语、简札、联额、灯谜、酒令等古典散文和韵文。第27回中,王熙凤称赞小红说话 齐全 、 剪断 ,批评了言词的做作: 我就怕和别人说话:他们必定把一句话拉长了,作两三截儿,咬文嚼字,拿着腔儿,哼哼唧唧的。急的我冒火.在第43回中,薛宝钗评论林黛玉的言语: 惟有颦儿这促狭嘴,她用' 春秋' 的法子,将市俗的粗话,撮其要,删其繁,再加润色比方出来,一句是一句。 这应看作是曹雪芹加工原始生活语言的经验之谈。黛玉讽刺袭人,拍着袭人的肩膀,笑道: 好嫂子,你告诉我,必定是你们两口儿拌了嘴了。告诉妹妹,替你们和息和息。 这话说得绵里藏针,又让袭人不好生气。《红楼梦》中的语言准确、鲜明、生动,其精彩之处俯拾即是。第40回《史太君两宴大观园》中,写刘老老逗乐儿: 贾母这边说声' 请' ,刘老老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 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个老母猪,不抬头!' 说完,却鼓着腮帮子,两眼直视,一声不语。众人先还发怔,后来一想,上上下下都一齐哈哈大笑起来。湘云掌不住,一口茶都喷出来。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只叫' 哎哟'.宝玉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的搂着叫' 心肝'.王夫人笑的用手指着凤姐儿,却说不出话来。薛姨妈也掌不住,口里的茶喷了探春一裙子。探春的茶碗都合在迎春身上。惜春离了座位,拉着他奶母,叫' 揉揉肠子'.地下无一个不弯腰屈背,也有躲出去蹲着笑去的,也有忍着笑上来替他姐妹换衣裳的。 作者一笔写尽了同一时间内同一场合中不同身分不同个性的人不同的笑的姿态,这类似于现代电影中全景式描写,而其中又有一个个特写镜头。作者的语言艺术简直达到了出神入化的程度。
  (四)《红楼梦》的巨大影响
  《红楼梦》问世以后,以手抄本的形式流传了30年。 当时好事者每传抄一部,置庙市中,昂其价,得金数十,可谓不胫而走者矣! (程伟元《红楼梦序》)1791年用活字印行之后,流传的范围更广了。人们读《红楼梦》,谈论《红楼梦》。许多人为书中的爱情故事所感动,有些人从书中吸取了反封建的思想。当时京师有 开谈不说《红楼梦》,纵读诗书也枉然 之说。封建统治阶级害怕《红楼梦》的巨大影响,将它斥之为 淫书 ,加以禁毁,但是由于人民的喜爱,任何人也无法阻止它的流传。
  《红楼梦》续书纷纭,非其他文学作品可比。其中有《后红楼梦》,《红楼后梦》,《续红楼梦》,《红楼复梦》,《红楼梦补》,《红楼补梦》,《红楼重梦》,《红楼再梦》,《红楼幻梦》,《红楼圆梦》,《增补红楼》,《鬼红楼》,《红楼梦影》等等。大多数是承高鹗续书而更补其缺陷,搞 大团圆 的结局,违背曹雪芹原作的主题思想,成为《红楼梦》后我国小说发展中的一股逆流。
  两百多年来,对《红楼梦》的研究专门形成为 红学.在 五四 运动以前的100多年间, 索隐派红学 占统治地位。有纳兰性德家事说;清世祖与董鄂妃恋爱故事说;康熙朝政治状态说等等。王梦阮、沈瓶庵的《红楼梦索隐》,蔡元培的《石头记索隐》,邓狂言的《红楼梦释真》等为索隐派的代表作。此外,还有评点派,包括脂砚斋、王雪香、张新之、姚燮等,《脂砚斋重评石头记》中的批语影响较大①。 五四 运动以后,出现了以胡适的《红楼梦考证》和俞平伯的《红楼梦辨》为代表的 新红学派.他们认为《红楼梦》是曹雪芹的自传,说贾政就是曹頫,贾宝玉就是曹雪芹。
  这种自传说的影响从20年代持续到50年代。1954年,毛泽东写了《关于红楼梦研究问题的信》,批判了《红楼梦》研究中的资产阶级唯心主义的观点。
  《红楼梦》的故事被改编成电影和电视剧,影响更加深广。
  《红楼梦》的影响已越出国界,被译成多种外文出版,成为世界文学史上的一部名著,受到了世界人民的喜爱。
  ①   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的《脂砚斋言行质疑》和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古代小说与版本》提出脂砚斋、脂批作伪说。后者认为脂批出自有正书局老板狄葆贤之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