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历史阁,看更多野史奇闻。

清初至清中叶的长篇小说

时间:2024-07-05访问:7来源:历史铺

清初至清中叶的长篇小说
  (一)《水浒后传》、《说岳全传》及《隋唐演义》
  1。《水浒后传》
  《水浒后传》的作者陈忱(1590?- 1670年?),字遐心,一字敬夫,号雁宕山樵,浙江乌程(今吴兴)人。曾与顾炎武、归庄等组织 惊隐诗社 ,进行反抗清朝统治者的秘密活动。《水浒后传》反抗清朝的思想比较明显。
  在当时文禁森严的情况下,书商不敢刊刻。作者假托是300年前的旧稿,署名古宋遗民。实际上是陈忱晚年所作。此书在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由蔡元放评点刻印。
  《水浒后传》共40回。作者认为《水浒全传》是 愤书 ,而《水浒后传》是 泄愤之书.作者按照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的想法,把前传中劫后余生的32人,都安排了较好的归宿。在《水浒全传》第119回中,有这样一段: 且说李俊三人竟来寻见费保四个,不负前约,七人都在榆柳庄上商议定了,尽将家私打造船只,从太仓港乘驾出海,自投化外国去了,后来为暹罗国之主。童威、费保等都做了化外官职,自取其乐,另霸海滨,这是李俊的后话。 作者从这段话中得到启发,继承并发展了《水浒全传》的故事。
  水泊梁山108人中,有些人在征辽和镇压方腊起义中战死了,有些人被蔡京、童贯等害死了,武松损了一臂在杭州六和塔养老,其余还有32人。
  他们是公孙胜、呼延灼、关胜、朱仝、李俊、李应、戴宗、燕青、孙立、孙新、阮小七、柴进、朱武、黄信、樊瑞、乐和、童威、童猛、宋清、裴宣、穆春、蒋敬、萧让、金大坚、安道全、蔡庆、杜兴、杨林、邹润、凌振、皇甫端、顾大嫂。
  作者把这32人重新聚集在一起,每个人的思想、性格与前传都是照应的。由于统治阶级残酷迫害梁山泊英雄,鱼肉人民,所以梁山泊这32人重举义旗。小说一开始就写阮小七梁山感旧杀死张干办,与孙新、孙立、顾大嫂去投登云山的邹润,栾廷玉、扈成也加入进来。这样登云山变成了起义英雄的据点。李应、裴宣、杨林、杜兴被官府迫害也在饮马川聚义。李俊和童成、童猛、费保、倪云、高青、狄成在太湖与巴山蛇斗争,后与乐和等人到海外创业。花荣之子花逢春做了暹罗国国王马赛真的女婿。最后梁山英雄都聚集到暹罗国,李俊做了国王。根据小说的描写,暹罗国不是现在的泰国,而应在福建、广东附近。不少研究者认为,李俊在暹罗国称王,是暗指郑成功收复台湾,坚持抗清的事迹。《水浒后传》中李俊、李应、阮小七、乐和、燕青的形象都比前传饱满。李俊成为统帅,指挥裕如;李应爱国爱民,具有政治头脑;阮小七疾恶如仇,英勇果敢;乐和足智多谋,如再生吴用;燕青忠肝义胆,智勇双全。作者将王进、栾廷玉、扈成等纳入英雄行列,并塑造了花逢春和呼延钰(呼延灼之子)、宋安平(宋清之子)、徐晟(徐宁之子)
  4个少年英雄形象,这是对前传的发展。
  《水浒后传》中涉及的重大历史事件,如北宋联金伐辽,金兵违盟南侵,徽、钦二帝被俘,刘豫、张邦昌降金,高宗南渡定都临安等基本上与史实相符。小说揭露了金兵南下后虏杀良民,贩卖人口的罪行;歌颂了李纲、种师道及太学生的爱国斗争,以及呼延灼等的英勇奋战;抨击徽、钦二帝的昏聩无能和蔡京、童贯等人的祸国殃民。借北宋末年历史,总结明亡教训。写乐和站在雨花台上, 望着钟山,王气郁郁葱葱,不觉胸次豁然 ,说明作者不只是寄托故国哀思,而且有恢复明朝的思想。作者让蔡京父子、童贯、高俅最后被梁山英雄处死,表达了人民惩办祸国罪魁的愿望。至于写燕青向徽宗进献青子、黄柑,李俊等人牡蛎滩救高宗,派人送高宗回临安,接受高宗册封等等,都是封建正统思想,削弱了小说的积极意义。
  2。《说岳全传》
  《说岳全传》,全称是《精忠演义说本岳王全传》,题 仁和钱彩锦文氏编次 , 永福金丰大有氏增订.共20卷80回。钱、金二人生平不详。
  此书大约是康熙至乾隆时期的作品,据清代《禁       书总目》记载,此书在乾隆年间曾被查禁。
  民族英雄岳飞历来受到人们的敬仰。他的故事早在南宋末年就被说话艺人所传颂。元朝时有孔文卿的《地藏王证东窗事犯》,金仁杰的《秦太师东窗事犯》等杂剧;明代有《精忠记》传奇,《金牌记》、《续精忠》、《翻精忠》等剧本。在小说方面,明代有熊大木编的《大宋中兴通俗演义》,又题《大宋演义英烈传》,后改题《武穆精忠传》,8卷80则,已具有《说岳全传》的规模。后来于华玉编《按鉴通俗演义精忠传》,把历史小说改成史传的复述,失去了小说的真趣。《说岳全传》吸收了上述作品的精华,重新创作,不受史传的限制。正如金丰在《序》中说: 从来创说者,不宜尽出于虚,而亦不必尽由于实。苟事事皆虚,则过于诞妄,而无以服考古之心;事事忠实,则失于平庸,而无以动一时之听。 《说岳全传》前61回主要写岳飞。岳飞幼习诗书,从师周侗,好结义友。在赴京考武举时枪挑小梁王,逃回乡里。不久金兀术大举进犯,徽宗和钦宗被俘虏。康王泥马渡江,在金陵即位。岳飞入伍抗金。他军令森严,待人宽厚,武艺高强,精通韬略。3次打败金兀术。岳飞升为五省大元帅。岳飞领导下的战将有梁山幸存的英雄及其后代,如老将呼延灼,阮小二之子阮良,关胜之子关铃,董平之子董芳等;有杨家将的后裔杨再兴;还有起义的绿林好汉,如牛皋、杨虎、余化龙等。岳飞挥兵北上,在朱仙镇大破金兵的 连环马 、 铁浮陀 ,最后大破金龙阵,正欲乘胜追击直捣金兵老巢黄龙府之时,内奸秦桧发十二道金牌令岳飞回京,将岳飞、岳云、张宪害死在风波亭。岳飞有严重的愚忠、愚孝、愚仁的思想。他不敢采取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的建议;曹宁大义灭亲,杀死汉奸父亲,岳飞斥之为不孝,逼得曹宁自杀;万俟■、罗汝楫触犯军令当斩,岳飞却放了他们;岳飞死后,施全要刺死秦桧,岳飞的魂灵却抓住他的两臂,使他被害。
  《说岳全传》中牛皋的形象犹如《水浒传》中的李逵。他不像岳飞那样愚忠,对统治阶级有清醒的认识。他骂宋徽宗说: 那个瘟皇帝,太平无事时不用我们,动起刀兵来,就来寻着我们替他去厮杀,他却在宫中快活。 岳飞死后,牛皋重新落草。当皇帝派人招安时,他扯了圣旨,说: 大凡做了皇帝,尽是无情无义的。我牛皋不受皇帝的骗,不受招安。 但他能以国家利益为重,参加抗金,最后气死金兀术。
  《说岳全传》62回以后,写岳飞之子岳雷、岳霖等闹临安、祭岳坟,秦桧夫妇暴死,高宗驾崩,孝宗即位为岳飞昭雪,岳雷挂帅战胜金兵。这是人民美好愿望的反映,缺乏现实根据。
  另外,作者把岳飞与秦桧等人的矛盾,说成是大鹏鸟与虬龙、女土蝠、团鱼精的冤冤相报,宣扬了因果报应。削弱了爱国者与卖国贼斗争的政治意义。
  《说岳全传》影响很大,许多故事被搬上戏曲舞台,有利于对人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3。《隋唐演义》
  《隋唐演义》,10卷,10O回。作者褚人获,约1681年前后在世,字稼轩,一字学稼,号石农,江苏长洲(今苏州)人。作者根据《隋史遗文》、《隋唐志传》、《隋炀帝艳史》及袁于令所藏《逸史》等著作,编写而成。
  叙述了从隋文帝起兵伐陈至唐明皇还都而死总计170余年的历史,以隋炀帝、朱贵儿及唐明皇、杨玉环的 两世姻缘 为线索,中间穿插了瓦岗寨英雄聚散、花木兰代父从军、唐太宗武功文治、武则天改元称帝等事,暴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骄奢淫逸,歌颂了秦琼、单雄信、程咬金、徐懋功、罗成等人的英雄事迹。
  《隋唐演义》揭露了隋炀帝杨广和唐明皇李隆基两个封建皇帝宫廷生活的糜烂和阴暗。杨广弑父鸩兄篡夺帝位,武后、韦后谋死亲夫。隋炀帝修楼造殿,剪彩为花,点选绣女,开凿运河,都给人民造成了无穷的苦难。作者在铺叙隋唐宫廷生活时,字里行间露出欣赏之意,并把暴君隋炀帝写成多情的贤君;作者还把唐王朝的中衰归罪于女人,这显然是对历史的歪曲,表现作者思想庸俗肤浅。
  《隋唐演义》受《水浒传》的影响,在塑造瓦岗寨英雄方面是成功的,例如秦琼当锏卖马,单雄信受刑等都能在典型环境中刻画人物性格。程咬金坦直豪爽,徐懋功足智多谋,罗成少年英武等等,都写得栩栩如生,跃然纸上。但是,这部书题材芜杂而剪裁不当,细节描写与大段铺叙不够协调。用轮回报应来解释历史事件,穿插一些不必要的英雄美人故事,还有一些忠孝节义的说教,这些都损害了作品的认识价值和艺术成就。
  与《隋唐演义》内容相似的《说唐演义全传》,亦名《说唐前传》,具有鲜明的民间文学色彩,是清初历史演义向英雄传奇演变的代表作。著者不详。《说唐演义全传》以瓦岗寨好汉的风云际会为中心,从隋文帝平陈一直写到唐太宗登基。作品再现了隋末农民起义的壮观场面。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注意突出个性。但是,作者把李世民美化成 真命天子 ,以拥护李世民与否作为评价起义英雄的标准,反映出作者的封建正统观念,实际上是在为统治阶级夺取农民起义的胜利成果做辩护。
  之后,又出现《说唐后传》、《征西说唐三传》及《反唐演义传》等续书出现,内容为褒贬忠良奸恶,宣扬功名富贵,艺术上因袭模仿,缺乏创造,所以成就不高。
  (二)《醒世姻缘传》、《绿野仙踪》和《施公案》
  1。《醒世姻缘传》
  《醒世姻缘传》,原名《恶姻缘》。作者题为 西周生辑著.根据杨复古《梦阑琐笔》的记载,乾隆年间的鲍廷博说过: 留仙尚有《醒世姻缘》小说 ,以及《醒世姻缘传》的故事情节与《聊斋志异》的《江城》、《马介甫》等篇相似,可以推断 西周生 可能是蒲松龄的化名①。
  《醒世姻缘传》共100回,长达100万字。以一个家庭为描写中心,写一个冤冤相报的两世姻缘故事。故事背景是从明代英宗正统年间到宪宗成化以后。头22回为前世姻缘,写武城县官僚地主之子晁源射死了一只仙狐,把狐皮剥了。他宠爱他的妾珍哥,支持妾虐待妻子计氏,计氏被逼上吊而死。
  23回以后为今世姻缘,地点移到绣江县明水镇。晁源托生为狄希陈,仙狐托生为他的妻薛素姐,计氏托生为他的妾童寄姐,珍哥托生为妾婢珍珠。珍珠为寄姐逼死;素姐和寄姐两人合伙虐待丈夫狄希陈,并气死狄的父母。她们虐待丈夫的方法残酷至极,令人发指。有时用针刺,有时用棒捶打,有时关在屋里饿,有时用炭火烧。奇怪的是,狄希陈生来怕老婆,从来不敢反抗。
  后来,经高僧胡无医点明因果,狄希陈念了一万遍《金刚经》,才销除了冤业。这种宿命论的思想是落后陈旧的。
  《醒世姻缘传》的价值是暴露了封建社会政治的黑暗和一夫多妻制的罪恶。对于官场的贪赃枉法,作者进行了揭露和批判。例如,晁思孝通过贿赂阉臣作了通州知州;其子晁源仗势作恶。计氏死后,计家上告,晁源买通县令和衙役,便逍遥法外。作者对 钱能通神 ,金钱至上所造成的后果进行了概括: 靠山第一是' 财' ,第二才数着' 势'.就是' 势' 也脱不过要' 财' 去结纳。若没了'财' ,这' 势' 也是不中用的东西。 《醒世姻缘传》在文字技巧上是很成功的。用山东方言写成的长篇白话小说,有浓厚的地方特色。语言鲜明生动,诙谐幽默。小说结构严密,反映了社会各阶层人物的生活和心理,人物个性突出。
  ①   另一种说法认为《醒世姻缘传》是丁耀亢的作品。见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中国文学史编写组《中国文学史》第 3册,人民文学出版社 1962 年版,第 1195 页。
  2。《绿野仙踪》
  《绿野仙踪》,抄本为100回,刊本则为80回,作者李百川,乾隆年间人。作者在《自序》中谈了创作《绿野仙踪》的原因和成书过程。他说: 余家居时,最爱谈鬼,每于灯清夜永际,必约同诸友,共话新奇助酒阵诗坛之乐。后又 广觅稗官野史.因代人借4000余金,累岁破产;携家存旧物,远货扬州,又不顺利。在穷困潦倒之时, 著书自娱.乾隆十八年(1753年),在扬州旅邸,他草创《绿野仙踪》30回。之后, 风尘南北,日与朱门作马牛,劳劳数年 ,历时9年,至乾隆二十七年,在河南写成100回。他说: 污纸秽墨,亦自觉鲜良极矣,总缘蓬行异域,无可遣愁,乃作此呕吐生活耳。 《绿野仙踪》以明代嘉靖朝为历史背景,写冷于冰弃家修道以及度脱连城璧、金不换、温如玉、周琏等人的故事。作者所写的冷于冰的 仙踪 ,基本上不是在仙界,而是在人间的绿野之上。作者托明代嘉靖之名,实写清代乾隆之事,借冷于冰求仙得道的故事,寄托自己的政治思想。从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内容来看,《绿野仙踪》是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倾向的作品。
  小说揭露了科场和官场的黑暗。冷于冰才华盖世,在严嵩家作幕客。为写奏疏得罪了严嵩。应考时,他应该中第一名,严嵩给正主考户部尚书陶大临写了个纸条儿,说冷不华(冷于冰字不华) 品行卑陋,予所深知,断不可令此人玷污国家名器! 虽然本房老师翰林院编修吴时来力争,但其他人都怕得罪严嵩,结果冷于冰就名落孙山了。户部侍郎陈大经伙同严嵩之子严世蕃,制造叛案,勒索赃银20余万两。兵部尚书赵文华率兵讨倭, 送银六十万两,买的倭寇退归海岛。 平凉知府冯家驹,在任4年,就搜刮民财10余万两。因为官场如此黑暗,所以连城璧说: 我想不公不法的事,多是衙门中人做的。 (第26回)
  对于普通人物身上的传统美德,作者则加以赞扬。例如,冷于冰的父母死时,他年方9岁。老家人陆芳 事无大小,无不尽忠竭力,正大光明 ,对小主人一饭一饮,寒暑冷暖,处处关爱 ,使冷于冰长大成人,娶妻生子。农民金不换明知连成璧是 大盗 ,却收留了他,并表示愿和他过到终身。金不换还只身赴水救沈襄,并拿出银子相助。书中还写了韩八铁头等人劫牢反狱;连成璧救忠臣董传策之子董玮。董玮改名林润,中进士作官后,与邹应龙等人弹劾严嵩父子,严嵩被免官回原籍死去,严世蕃被斩决。说明作者憎爱分明。
  《绿野仙踪》真实地反映了纨绔子弟温如玉的浪荡堕落生活。他挥霍无度,与妓女金钟儿柔情蜜意,被严嵩奸党诈去大部钱财,最后沦为乞丐。另一个纨绔子弟周琏不顾妻子何氏在堂,先与齐惠娘私通,后又娶惠娘为妻,声言 (我)有钱,有钱,一百个有钱! (第81回)何氏自缢,自己被鱼妖逮住险些丧命。这对于富家子弟有讽喻意义。
  但是,《绿野仙踪》维护皇权,公然颂圣,宣扬忠孝节义等封建道德,甚至在男女关系上有赤裸裸的猥亵描写,这些是应该分析批判的。
  小说的语言口语化,生动流畅;描写人物生动形象。例如第83回写庞氏唆使女儿惠娘索要财物说: 此后与你银子不必要他的,你一个女儿家力最小,能拿他几两?你只和他要金子。我再说与你:金子是黄的。 第7回写村儒邹继苏见到冷于冰之后,解释自己的名字说: 姓邹,名继苏,字又贤。邹,乃邹人孟子之邹,继绪之继,东坡之苏;又贤者,言不过又是一贤人耳! 他给冷于冰详解 风 、 花 、 雪 、 月 四首诗后,余兴未尽,又拿出四大本。其中有一首 古风 《臭屁行》: 屁也屁也何由名?
  为其有味而无形。臭人臭己凶无极,触之鼻端难为情。……。先生得意之至,把两只近视眼笑得止留下一线之滴,掀着胡子道:' 年台见予屁诗,便目荡神怡如此,著读予屁赋,又当何如? 接着又拿出屁赋。封建教育制度造就出的迂腐的儒生形象被活画了出来。
  陶家鹤在《序》中对《绿野仙踪》评价甚高,把此书与《水浒》、《金瓶梅》并列,认为是 大奇书.其中说: 试观其起伏也,如天际神龙;其交割也,如警弦脱兔;其紧溜也,如鼓声瀑豆;其散大也,如长空风雨;其艳丽也,如美女簪花;其冷淡也,如狐猿啸月;其收结也,如群玉归笥;其插串也,如千珠贯线。而立局命意、遣字措词,无不曲尽情理,又非破空导虚辈所能比拟万一!这段评论实为过誉。
  3。《施公案》
  《施公案》又名《施公奇案》、《施案奇闻》、《百断奇观》,8卷,97回,作者不详。现存道光四年(1824年)刊本,有嘉庆三年(1798年)
  序文。由此推算,《施公案》大约成书于乾隆、嘉庆年间。1982年2月,宝文堂书店整理出版了《施公案》,共402回,其中包含了续书部分。
  据《清史稿》卷二六○、二七七《列传》记载,施世伦(小说为仕伦)
  是靖海侯施琅的儿子,康熙二十四年以 荫生 出任江苏泰州知府,历任扬州及江宁知府、湖南布政史、顺天府尹,直至户部侍郎、漕运总督。他 聪明果决,摧抑豪滑,禁戢胥吏,所至有惠政.《施案奇闻》的《序》中也说他禀性峭直刚毅,不苟合,不苟取……凡民有一害,必思有以除之;有一利,必思有以兴之.因为他是当时有名的清官,所以关于他的事迹在民间广为流传。《施公案》一书即以史实为本,掺杂了明代《龙图公案》等故事,经民间口头传颂,衍化为文学作品。小说内容类似明人的《包公案》,其中部分情节实有其事,但大部分奇案冤狱和武侠黄天霸都是虚构的。
  《施公案》主要写康熙年间扬州府江都县县令施仕伦审案断狱的故事,其间穿插了一些绿林好汉的活动。作者意在 使天下后世知施公之为人,且使为官者知以施公为法也 (《施公案?叙》)。因此,施仕伦被塑造成 清似水,明似镜,断事如神 的 贤臣 和 除暴安良 的 能吏.在他的身上,既有体察下情、为民伸冤的一面,又表现出忠君的封建思想、残忍的剿杀手段。书中的很多案子,也都是依靠动物鬼神等物显灵解决的,封建迷信色彩很浓。
  小说中的另一个重要人物是侠士黄天霸。他出身绿林,武艺高强。行刺施仕伦遭擒获放之后,改名施忠,死心塌地地追随施仕伦。为效忠主子,他不惜杀害大批反对官府的绿林朋友,连自己的结义兄嫂也不放过。作者是要把 侠义 和 忠君 都结合在黄天霸身上,将他塑造成一个向官府尽忠的侠士形象。
  《施公案》故事情节曲折,通俗易懂,具有口头文学的特点,在当时流传甚广。但语言粗糙,叙述多有不通之处,大多数人物形象缺乏个性,一些案件的破获缺乏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在结构上以 公案 勾连串套,数小案结于一大案,一大案枝分诸小节,并以几个主要人物贯穿全书,但总体说来,结构松散。
  《施公案》是中国侠义小说和公案小说合流的第一部作品,开创了侠义公案小说的先河。它的续书很多,在同治、光绪年间曾续至10集。其中的许多故事也作为传统戏曲剧目保留下来。
  (三)《镜花缘》及其他
  1。《镜花缘》
  《镜花缘》作者李汝珍(1763?- 1830年?),字松石,直隶大兴(今属北京市)人。曾在河南任县丞,一生多在海州(今连云港)生活。他学识渊博,精通音律、博弈之类,著有《李氏音鉴》、《受子谱》等著作。《镜花缘》从酝酿到完稿历时约20年,曾三易其稿。原计划写200回,实际只完成100回。
  《镜花缘》的内容,可分为前后两个部分。前一部分叙述武则天时代,中宗被贬在房州,武后自立为帝,改国号周。英国公徐勣之孙徐敬业和骆宾王讨武。因寡不敌众,大败亏输。徐敬业被偏将王那相刺死,骆宾王下落不明。他们的两位公子逃亡。武后赏雪,酒醉下旨,令百花在严冬开放。百花获遣降红尘,百花仙子托生为唐敖女小山。唐敖赴试连捷中了探花,不意被一位言官参奏,说他曾在长安同徐敬业、骆宾王等结拜异姓弟兄,结果落第,仍为秀才。从此,唐敖绝意功名,随妻弟林之洋到海外经商,游历了数十个国家,见识了许多奇风异俗。后来遁入仙山小蓬莱再不归返。唐小山跟着林之洋寻父,直到小蓬莱山。遵父命改名唐闺臣,回国应考。
  后一部分写唐闺臣和另外99名花神托生的女子参加考试。唐闺臣考中第一名殿元。武则天因唐闺臣的名字不好,取在第十一名。其余99名也都考中才女。她们连日宴戏赋咏,各显其才。唐闺臣二次去小蓬莱寻父未返。
  徐敬业、骆宾王等人的儿子起兵,在仙人的帮助下破了酒色财气四大迷魂阵,逼迫武则天退位,迎立中宗复位。
  《镜花缘》写得最成功的是唐敖游历海外的部分。作者在《山海经》、《博物志》、《述异记》、《酉阳杂俎》等书原始记载的基础上,加以夸张,充分发挥艺术想象力,借海外奇闻,讽刺现实社会的丑恶现象,寄托作者的社会政治思想。书中写的 惟善为宝 、 好让不争 的君子国,是作者幻想的乌托邦。这里的人们并不 漫天要价,就地还钱 ,而是卖主少收钱给好货,买主多给钱拿次货,这与损人利己、唯利是图正好相反。君子国的两位宰辅谦恭和蔼,脱尽仕途习气。他们对唐朝的风俗如风鉴、卜筮、算命、合婚、妇女缠足、 嫁娶、殡葬、饮食、衣服、以及居家用度,莫不失之过侈 提出批评。无肠国腌臜至极,富人竟让仆婢以粪便为食;两面国嫌贫爱富,虚伪狡猾;淑士国假装斯文,酒保问顾客 酒要一壶乎?两壶乎?菜要一碟乎?两碟乎? 老儒咬文嚼字,一段话竟连用54个 之 字;毛民国生性鄙吝,一毛不拔;结胸国的人因好吃懒做,胸前高出一块;翼民国的人好听奉承,头长5尺;豕喙国的人善于撒谎;长臂国的人贪图钱财;靖人国的人阴险诡诈,等等。作者以尖刻的笔触,表达了自己对封建社会中种种丑恶现象的憎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镜花缘》全书的重点是描写以唐小山为首的100位才女。为天下才女树碑立传,是李汝珍创作的主要动机。作者主张男女平等,女子应和男子一样参加科举考试,参与政事。《镜花缘》中的才女聪慧绝伦,不让须眉,甚至比男子还强。例如,黑齿国的两名女孩深谙音韵,竟将多九公说的脸上青一阵,黄一阵,身如针刺,无计可施。80多岁的多九公说: 恨老夫从前少读十年书,又恨自己既知学问未深,不该冒昧同人谈文。 (第18回)作者还着意写了一个女儿国。在女儿国中, 男子反穿衣裙,作为妇人,以治内事;女子反穿靴帽,作为男人,以治外事。 (第32回)最精彩的是为林之洋穿耳缠足,女儿国国王封他为 王妃 ,使男人亲身体验了女子的苦楚。《镜花缘》所体现的尊重女权的民主主义思想,当时就受到一些人的重视。还有人把《镜花缘》与《红楼梦》相提并论。
  当然,李汝珍也有其局限性。他理想中的 君子国 和 女儿国 仍保留封建君主制度。那些及第的才女只是陪伴皇帝的雅客,并不参与政治。作品的后半部用了27回写各种游戏,大大掩没了对现实生活的描写。小说中的人物性格显得概念化,作者的直接说教太多,特别是有意炫耀各种专门知识,削弱了作品的艺术效果。
  《镜花缘》已被译成英、法、德、俄、日等多种文字,在世界文坛上也有影响。
  2。其他长篇小说
  除上面提到的长篇小说以外,还有夏敬渠的《野叟曝言》,20卷,154回。其内容正如凡例所言: 叙事说理,谈经论史,教孝劝忠,运筹决策,艺之兵诗医算,情之喜怒哀惧,讲道学,辟邪说。 真是包罗万象。在艺术上基本上是蹈袭才子佳人小说和神魔小说的俗套,只是对当时社会各地风土人情的描写有一定价值。陈球用骈体文写了8卷《燕山外史》,叙述窦绳祖和李爱姑的婚姻故事。吕熊著有《女仙外史》,写明代永乐年间山东蒲台县农民起义领袖唐赛儿事。此外,冯梦龙、蔡元放编的《东周列国志》较有价值。清中叶的长篇小说中最著名的是《儒林外史》和《红楼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