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历史阁,看更多野史奇闻。

中国近代革命历史 ,为何只有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成功了?

时间:2024-07-17访问:5来源:历史铺

众所周知,中国在鸦片战争之后,被列强用大炮洋枪打开国门,丧失了大量主权,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人民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在这100多年里掀起了数次革命大浪潮,主要包括早期的反侵略斗争、太平天国运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等等。

毋庸置疑的是,上述提及的每一次革命对历史进程的推进都有其积极意义,值得被人们永远铭记。

但同样不可否认的是,无论是早期的反侵略斗争、太平天国运动、维新变法,还是后来的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从促进政体革新、政权更迭的角度来看,都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成功。

以三元里抗英为代表的反侵略斗争,根本未能触及当时社会制度已坏死这一实质,而且由于统治阶级的昏庸腐败,人民群众和爱国官兵的行动屡屡受到压制与破坏,未能实现对中国人民群众的广泛动员和组织,最终的失败不可避免。

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是一场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革命战争,但它本身存在着很多问题,比如很多参与革命的目的性不明确(大多是迫于贫困、从改变经济地位出发)、被宗教迷信思想所禁锢、治国无方、政治腐败、军事失误等原因。

因此马克思在1853年曾给出评断,太平天国运动对于中国社会是一次“没有建设的破坏”,他们“给予民众的灾难,比统治者有过之而无不及”。

维新变法只经过了短短的103天就宣告失败,根本原因之一则在于资产阶级维新派错误地把最大的希望寄托在完全没有实权的皇帝身上,劝说封建统治阶级对政治体制进行主动变革。更何况资产阶级本身的软弱性又导致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革命,只是不成功的改良。

由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确实在中国历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重大贡献,比如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促进了民族思想解放等等。

但从孙中山的临终遗言当中就能看出,其实这位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也明白了,“革命犹未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走联合军阀来打军阀的路线,是不可能真正挽救国家和民族。

另外,从孙中山1923年1月提出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政策主张也不难看出,他对于农民和工人阶级倡导的是“扶助”,这是新三民主义的一大进步,但其民生主义的土地纲领并不彻底,没有从根本上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

确切地说,三民主义仍然只是采取改良的方式,亦即“核定地价”,并没有跟广大农民对土地的要求真正联系起来,在一定程度上有“阶级调和”的考虑,是一大局限性。

到了蒋介石登上国民党的政治舞台之后,他仍然走的是军阀思维、精英思维的路线,在把持军权的同时,依赖于江浙财团和美帝国主义的助力,严重偏离了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特别是民生主张。

当这一系列革命都宣告失败或正在走向失败之际,一位东方伟人和一个强大政党的横空出世改变了一切。

这就是毛泽东及其所领导的中国共产党。

在毛泽东等领袖的领导下,广大人民群众掀起了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时代浪潮,经过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解放了全国人民,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书写了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为光辉灿烂的篇章。

为什么毛泽东能领导中国共产党缔造如此辉煌的成就?因为他站在梁启超、谭嗣同、孙中山等无数革命先驱的肩膀上,真正认识到农民运动、工人运动的伟力,一旦唤醒广大人民,并依靠人民的力量,就将以不可阻挡之势打败一切反动势力,创造历史伟业。

为此毛泽东曾多次指出:只要我们依靠人民,坚决地相信人民群众的创造力是无穷无尽的,因而信任人民,和人民打成一片,那就任何困难也能克服。

他打破了中国近代史上无数革命浪潮所依赖的精英思维,旗帜鲜明地走平民思维的路线,领导着中国共产党忠实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为民族谋复兴作为最高使命,并为之奋斗了一生。

在民族危亡、人民苦难之际诞生了这位一位历史的巨人,实为中华民族之幸!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