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历史阁,看更多野史奇闻。

诸葛亮开府治事后功过是非

时间:2024-07-31访问:15来源:历史铺

诸葛亮,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除曹操以外的最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他的聪明才智受到后人的尊崇,他的事功得到历史的承认。章武元年(221年)诸葛亮在帮助刘备做皇帝中起了别人无可取代的作用。刘备即帝位,以亮为丞相,并录尚书事,假节,共理大政。张飞死后,又兼领司隶校尉,内察中央百官,外督诸郡。权力日隆。但刘备生前,没有让诸葛亮以丞相开府治事,大政仍决于己。建兴元年,刘禅即位后,诸葛亮为武乡侯,以丞相开府治事。建兴二年,又领益州牧,“政事无巨细,咸决与亮”。自此,诸葛亮开始自主治蜀,直至病故五丈原,前后历时十有二年,因而也就不能不略及到诸葛治蜀的功过是非(主要是讨论伐魏、失误、蜀汉后期人才):续结吴好平定内乱,安抚夷越务农殖谷,闭关息民史载,“魏武据中原,刘备割巴蜀,孙权尽有江东之地,三国鼎立,战争不息,魏氏(景元四年。263年)户663423,口4432881;汉昭烈章武元年,有户20万,男女90万;蜀亡时(263年),户28万,口94万,带甲将士102000,吏4万;吴赤乌三年(240年),户52万,男女230万,吴亡时(280年),户53万,吏32000,兵23万,男女230万。”[《文献通考》]相比较:东汉桓帝永寿二年(156年),全国有户约1607万,口约5648万;至西晋太康元年(280年),平吴,全国户约246万,口约1616万。刑法峻严北伐曹魏建兴四年(226年),魏国发生了重大变故,魏文帝死了,明帝初登帝位,忙于内务,吴王孙权闻曹丕死,先是亲自率兵攻江夏郡,继则以左将军诸葛瑾攻襄阳。诸葛亮认为这是北伐的好机会。于是五年(227年)三月,便率军出发,“北驻汉中”了。临发,他给刘禅上了一个长疏,这就是有名的《出师表》。诸葛亮振兵与魏战争共有5次。第一次,出祁山(今甘肃西和西北),先胜后败。史载,“建兴六年(228年)春,(诸葛亮)扬声由斜谷道(今陕西眉县西南)取眉(治今眉县北),使赵云、邓芝为疑军,据箕谷(今陕西汉中北)。魏大将军曹真举众拒之。亮身率诸军攻祁山,戎阵整齐,赏罚肃而号令明,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叛魏应亮,关中震动”从历史的记载来看,曹魏对于蜀汉的第一次北伐几乎没什么军事和思想的准备。正如《资治通鉴》所转书的那样,“始,魏以汉昭烈既死,数岁寂然无闻,是以略无备豫;而卒闻亮出,朝野恐惧,于是天水、南安、安定皆叛应亮。”可见,开局的势头不谓不好,竟然使的魏明帝不得不仓促派出兵马步骑五万,西镇长安,一命大将军曹真都督关右诸军驻眉,一命右将军张合据亮。结果是,两军刚一接触,蜀军便即一败涂地:“亮使马谡督军在前,与合战于街亭。谡违亮节度,举动失宜,大为合所破。亮拔西县千余家,还于汉中,戮谡以谢众。”[《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资治通鉴》]东路,赵云、邓芝部虽然拥众多于曹真,但也因诸葛亮的战略指导思想有误,导致诸将麻痹轻敌,失于戒备,均被曹真一举击溃[《三国志·蜀书·赵云传》说赵云、邓芝“兵弱敌强,失利于箕谷,然敛众固守,不至大败”,乃史家回护之笔。当以《汉晋春秋》所载诸葛亮语“大军在祁山、箕谷,皆多于贼”为是,并非“兵弱敌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