谯周是不是汉奸
时间:2024-07-31访问:2来源:历史铺
刘禅(阿斗)在位第41年(公元263年),曹魏大将邓艾率军兵临成都,大臣谯周力主投降,后主听从,蜀汉灭亡。谯周从此被骂到臭头。史学家李则芬指责说:「谯周实为中国历史上公然为文投降的第一个汉奸。」谯周该不该骂?该不该用「汉奸」之名责骂?(还真的可能是汉奸,蜀汉的国号是「汉」,不是「蜀」或「蜀汉」。)当魏兵攻来,危急存亡之际,当时的确有其他臣子提出力挽狂澜或趋吉避凶之道,诸如流亡到吴国或到南中避难,都被谯周一一驳斥。谯周反对投靠东吴主张投奔东吴的人认为,东吴是盟国,不会见死不救。谯周反对。他说:「自古以来,没有寄居他国,还能当皇帝的事。要逃往吴国,一定得称臣投降才行。而且大国并吞小国,是很正常的,很显然,魏能吞吴,吴不能吞魏(魏大吴小)。同样要低头称臣,与其向小国称臣,不如向大国。与其受辱两次,不如受辱一次就好(投降是羞辱的事)。」谯周的论点很明确,流亡到人家家里还想继续当天子,痴人说梦。要称臣,一次就好,吴国早晚会向魏国投降。既然如此,何不一开始就向魏国投降,比较省事?谯周反对投奔南中吴国不行,那么南中如何?南中约为今日云南,总共七个郡,曾在诸葛亮七擒孟获等战役中被收服。此区山脉险峻,与外隔绝,易守难攻,战略位置极好,可以投奔。谯周认为为时已晚,要奔往南中,必须早点筹画,如今大敌当前,人心离散,士卒小吏心里想什么,谁也不知道,只怕中途叛变。东吴一案很快便淘汰出局,但后主刘禅仍犹疑於要不要退入南中。谯周再度反对,主要理由是:南中是远方蛮族,平常不贡奉,还多次反叛,丞相诸葛亮南征后,他们势穷力尽才服从。若蜀汉政权迁移南中,他们要供给物资、兵力,负担加重,必生怨恨,恐怕会再度反叛。况且魏军入蜀后还会向南一路追击。刘禅愈听愈寒心,决定投降。死守待援,可不可行?谯周的议论不能说没有道理,投奔东吴或南中都不是好主意。而死守成都,等待救援呢?似乎不被蜀汉君臣所考虑。但是大将军姜维、刘禅的五子刘谌都不放弃,即使困兽之斗也要拚死一搏。谯周主降,是好点子或馊主意?关键恐怕在此。如果魏灭蜀成定局,早日投降,免於杀戮,少一些抵抗,少一些伤亡,不也美事一件,功德一桩?反之,明明大有可为,却提早弃绝,就太没志气、太没骨气了。谯周乃至后主,是哪一种?当时直接威胁成都的,是邓艾所的西路军。邓艾率领精兵,翻山越岭,七百里杳无人烟,凿山开路,遇水架桥,兵抵江油。江油守意想不到天降神兵,束手就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