谯周投降魏国之后,为什么能受封阳城亭侯。《三国志·蜀书·杜周杜许孟来尹李谯郤传》记载:“周幼孤,与母兄同居。既长,耽古笃学,家贫未尝问产业,诵读典籍,欣然独笑,以忘寝食。研精六经,尤善书札。颇晓天文,而不以留意;诸子文章非心所存,不悉遍视也
东汉末年的建安五年(200年),谯周出生于巴西西充国(今四川西充县)。他的父亲谯,研治《尚书》颇有心得,还兼通诸经和图、纬之学,是一个学识淹贯和操守可风的读书人。他谢绝了州郡官吏的辟请,仅“州就假师友从事”(《三国志·谯周传》)。 成长于这
刘禅(阿斗)在位第41年(公元263年),曹魏大将邓艾率军兵临成都,大臣谯周力主投降,后主听从,蜀汉灭亡。谯周从此被骂到臭头。史学家李则芬指责说:「谯周实为中国历史上公然为文投降的第一个汉奸。」 谯周该不该骂?该不该用「汉奸」之名责骂?(还
谯周(201年-270年),字允南,巴西西充国(今四川西充槐树镇)人,三国时期蜀汉学者、官员。幼贫丧父,少读典籍,精研六经,颇晓天文,为蜀地大儒之一,门下有陈寿、罗宪等学生。诸葛亮做益州牧时,任命他做劝学从事。诸葛亮死后,谯周前往奔丧,虽然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谯周于东汉末年汉献帝刘协建安五年(公元201年)出生于著名的书香人家。幼年丧父,受父亲熏陶,自幼勤奋好学,饱读经书,知晓天文。 建兴年间,诸葛亮为蜀汉
谯周是三国时期蜀汉著名的大学者,还是《三国志》作者陈寿的老师。他在蜀汉担任光禄大夫,是有名无权的官职。本来他会被湮没于历史的洪流中,然而,他却因为立劝刘禅投降魏国,从而名留史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