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貂蝉
时间:2024-07-31访问:10来源:历史铺
《三国演义》以东汉末年至西晋初年这一漫长历史阶段重大事件为题材,以不同政治集团的军事、政治和外交等活动为主要内容,前后囊括了九十余年历史。据《三国演义纵横谈》统计,全书写了九百多个人物。在一部作品中写了如此众多的人物,在中外文学史上也是罕见。然而,在以男性为中心的封建社会,即使一部作品中写了九百多个人物,而其中的妇女形象。却是屈指可数;书中出现的一些妇女,在一般情况下,与同时出现的男子相比较,其地位也并不重要。那些皇后、妃子、小姐、夫人,她们或则主动干预政治,或则被动卷入斗争,对某些事件产生过不同影响。但是,这些人的活动与命运又几乎都是和自己的丈夫或其他亲属连在一起,而成为男子的附属物。只是在某些特殊场合,当叱咤沙场的武将、运筹帷幄的谋臣都无能为力的时候,被封建士大夫们视为微不足道的某一女子却能巧思谋智、不动干戈,扭转危局,对历史的进程产生进步作用,这个人物就是貂蝉。貂蝉是一个什么人?她在小说中怎样参加了政治斗争?起了什么作用?有什么社会意义?问题虽小,也是我们研究《三国演义》中不可缺少的一个课题。从历史典籍记载看,貂蝉是一个影子似的人物。她若隐若现,似有似无,既无法抹去这个影子,又说不出她的具体形象,如《后汉书·董卓列传》记云:时王允与吕布及仆射士孙瑞谋诛卓……三年四月,帝疾新愈,大会未央殿。卓朝服升车,既而马惊堕泥,还入更衣。其少妻止之,卓不从,遂行。……又《三国志·魏书·吕布》传记云:卓常使布守中阁,布与卓侍婢私通,恐事发觉,心不自安。根据二书所记,与董卓、吕布有关系的女子,不过是一少妻”,一侍婢”,谈不上什么具体形象,仅是一个人物影子而已。在流传的三国故事中,逐渐出现了貂蝉的名字和一些故事情节,但形象还是比较模糊和显得平庸。《九宫正始》记《貂蝉女》戏文,其剧不传,仅存残曲二支,无法窥测其内容。清人梁章钜《浪迹续谈》记黄右原语云:“《开元占经》卷三十三,荧惑犯须女占,注云:‘<汉书通志>:曹操未得志,先诱董卓,进刁蝉以惑其君。’此事异同不可考,而刁蝉之即貂蝉,则确有其人矣。”据黄氏语推断,是曹操进貂蝉与董卓而非王允。《通志》未能传世,黄说的可靠性颇使人怀疑,梁氏据黄说认为“刁蝉之即貂蝉”也不足为凭。鲁迅先生《小说旧闻钞》引梁文后加按语云:“今检《开元占经》卷三十三,注中未尝有《汉书通志》之文。”由此可见,《续谈》所记是不可靠的。最早也是最明白记载貂蝉故事的应是元无名氏至治年间的《三国志平话》或元无名氏的《连环计》杂剧。《平话》卷上《王允一献董卓貂蝉》条记宰相王允,见太师董卓明目张胆欺君,“以言相戏”四位妃子,而心生“不忿”,并自语曰:“汉天下无主也。”回到相府,闷闷不乐,乃到后花园小庭闷坐,“忽见一妇人烧香,言善不得归乡故,家长不能见面。”王允问之,其妇人答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