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表未用诸葛亮之臆论
时间:2024-07-31访问:5来源:历史铺
陈寿在评价袁绍、刘表时,将其二人相提并论:“表跨蹈汉南,绍鹰扬河朔,然皆外宽内忌,好谋无决,有才而不能用,闻善而不能纳”(三国志·刘表传)。这里“有才而不能用”定有所指,就刘表而言,似乎应指诸葛、庞统、王粲等人。这些人物被历史证明,都是经天纬地超一流人才,为何就在刘表眼皮子下面而未能被启用?这个问题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深思。问题主要出在刘表身上。但史料有限,我们只能分析如下:首先,刘表拥地自保,不求进取的心态决定了他“有才而不能用”。刘表自初平元年(公元190年)为荆州刺史、荆州牧,到建安十三年(公元203年),统治荆州18年之久。史称他“招诱四方,威怀兼洽,其奸猾宿贼,更为效用,万里肃清,大小咸悦而服之。关西、兖、豫学士王者盖有千数,表安慰赈赡,皆得资全。遂起立学校,博求儒术。”他还妥善安置了因战乱而流入荆州的10余万家关中百姓,组织他们开发地广人稀的南方丘陵山区。在东汉未年社会大动荡时期,荆州“开土遂广,南接五岭,北据汉川,地方数千里,带甲十余万”,“沃野千里,士民殷富。”刘表做为一方诸侯,当时是一支举足轻重的政治力量。但是他“欲保江、汉间。观天下变。”他的部下献策:“袁、曹并争,两雄相持之时,天下安危全在于将军。将军若欲有为,可乘其破弊起兵。若不然,亦应支持一方。”但刘表狐疑不决,错过战机。以至于曹操平定北方后,扭头挥师南下,不费一兵一卒便占领荆州首府襄阳。刘表拥地自保,是出于平庸,还是出于维护一方平安,不得而知,但问题是在那个群雄并起的年代,拥地自保是极不现实的。你不吃他,他就吃你,是那一段历史的真实写照。当然,我们也不能说刘表的拥地自保政策是他“有才而不能用”的决定因素。拥地自保与唯才是用并不矛盾。这里应该看到刘表不思进取的心态,才是导致他“有才而不能用”的根源。其次,刘表心胸狭窄,多有疑忌的品质,决定了他“有才而不能用。”刘表政权主要由三部分人组成:一为荆楚的大族豪强,如蒯良、蒯越、蔡瑁、庞季、张允、黄祖、文聘等,他们是荆州政权的核心,是刘表依靠的主要力量;二是荆楚名士,如韩嵩、宋忠、刘先、邓羲等,他们是刘表争取团结的对象;三为外来流移人士,如傅巽、王粲、弥衡等,他们只是点缀,量少而不受重用。从人才总量上讲,刘表治下的人才甚至没有益州的多,更不用说和曹操、孙权比。从人才质量上看,刘表手下几乎没有特别优秀的人才。这种局面的出现,与刘表心胸狭窄有很大关系。《三国志·刘表传》中说:“刘备奔表、表厚待之,然不能用。”刘备当时虽为丧家之犬,但刘备是何等人物,刘表未必不知,连曹操也不得谓叹刘备:“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三国志·先主传》)。可是,刘表对刘备猜过多,甚至不敢让刘备住在襄阳城中,把他派驻在前线新野,当做一般将领使用。后来事实证明,刘备并没有对荆州政权有什么野心。刘表对韩嵩的态度亦是如此。韩嵩等人审时度势,以为刘表应投靠曹操。刘表在蒯越等心腹的劝说下,勉强接受了这一建议,并派韩嵩联络曹操。韩嵩认真履行使命,回来复命时,被刘表怀疑得了曹操什么好处,险遭杀身之祸,若不是刘表之妻蔡夫人劝谏,韩嵩就成了刘表的刀下之鬼。《英雄记》关于张羲的一段记载,也充分说明了刘表不能容人:“张羲先作零陵,桂阳长,甚得江、湘间心,然性屈强不顺,表薄为其人,不甚礼也。羲由是怀恨,遂叛表焉。”王粲说:“士之避乱荆州者,皆海内之俊杰也,表不知所任,故国危而无辅”(《三国志·王粲传》)。所以,陈寿在给刘表作传时评价说:“表虽外貌儒雅,而心多疑忌,”实在不为过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