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31访问:4来源:历史铺
主要在六个方面存有不同意见。
(一)曹魏屯田始于何年主要有三种不同的看法。
[始于初平三年(192年)说]持此说者有赵克尧、许道勋、陈守实、高敏等。
赵克尧、许道勋认为:初平三年“曹操尾追并败降了青州黄巾”,“如何解决众多黄巾的生计问题呢?曹操没有足够的粮食贮藏,唯有组织他们投入生产”。表现在:“第一,设置东阿为屯田地区”。“第二,役使屯田的劳动对象。”“第三,获得东阿、积谷以供军食”。“可以说,东阿屯田是枣祗利用青州黄巾的人力将毛玠屯田建议予以实际贯彻的结果。”1
陈守实认为:“东汉末年,如魏书所载,‘自遭荒乱,率乏粮谷’。这是一个最严重的问题。汉献帝初平三年(192)十二月曹操收编青州黄巾,得戎卒三十余万,男女百余万口。收其精锐者号青州兵。这个数字,可能有些问题,因为前一年进攻渤海,为公孙瓒所败,而死伤很多的黄巾,也号称三十万。但无论如何,终是一个不小的数字。曹操必须给养有把握,有办法,方能收编。同时,青州黄巾的实力超过曹魏的兵力好多倍,所以会向曹操投降当然有一种特殊原因存在。”“屯田的设计,与局部施行,在这时已经开始了”。“青州兵及其家属的屯田分配是可以在建安元年以前先在个别地区开始的。2
高敏指出:“曹魏屯田制、并非确立于一朝一夕,而是经历了一个过程。大体说来,它萌芽于献帝初平三年(公元192年)毛玠建议‘修耕植,畜军资’之时,继续于枣祗的积粮于东阿,确立和推行于建安元年的屯田许下。”3
[兴平年间(194──195年)说]持此说者以黎虎、郑佩鑫为代表。
黎虎认为“曹操将所得青州黄巾军用于屯田,最早也只能在初平四年,而决不能在初平三年”。“曹操开始屯田是在兴平年间(公元194─195年)。不过,那时所实行的是军屯而不是民屯,而民屯是在其后的建安元年才正式实行的。”其一,“兴平二年(公元195年),曹操已在兖州实行屯田。这年,曹操与吕布争夺兖州,曹操驻军于乘氏,吕布与陈宫率兵万人从东缗来攻打曹操的一个军营”,据《三国志·魏志·武帝纪》注对这个军营的记载表阴,“这种‘屯营’既是一个战斗单位,又是一个生产单位。它显然具有‘且战且田’的军电性质”。“曹魏屯田一般称民屯为‘屯’,军屯为‘营’,兴平二年的‘屯营’当是军屯雏型”。其二,“曹操这种边战斗边生产的屯田措施,应该说在兖州他的势力范围内比较普遍地推行了”。兴平二年“曹操接受了荀彧的意见,于是命将士‘大收麦,复与布战,分兵平诸县,布败走,兖州隧平’。”“曹操命所属将士‘大收麦’,故知上述‘屯营’已不是个别现象,而是在曹操所属各部队中普遍推行的。”其三,“兴平二年的‘大收’是怎样获得的呢?如果不是在上一年(即兴平元年)开始种植是不可能有此收获的,事实上曹操在兴平元年(公元194年)即已开始实行军屯。”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