扣《志》识小录
时间:2024-07-31访问:9来源:历史铺
读《三国志》,常有些小小的看法,有读了令人感到交待不大清楚之处,有令人不得不思索一番、想找答案之处,有读了受到启发因而联想到另一个问题之处,也有所谓千虑一得,形成了自己的看法(不敢保证一定对)之处……这些,算不得研究课题,顶多是些思想的断片.可是,这些,一直自己纳闷,总不求解决,也不是个办法.于是,有了个写出来以求教于通人学者的想法.古人说:“贤者识其大者,其不贤者识其小者。”因名之为(识小录)。一、街亭之战时诸葛亮在何处街亭之战,是诸葛亮上表出师北伐的首次战役,以失败而告终。《三国志》中《魏明帝纪》、《曹真传》、《张郐传》、《蜀后主传》、《诸葛亮传》、《赵云传》、《向朗传》、《王平传》、《魏延传》、《姜维传》,都有或多或少的记载,所记的大关节目没有什么出入,但是,在这一战役的关键性问题上,却都没有记叙清楚,以致后人评价这一战役时,是非纷纭,难有定论。这个关键的问题是什么呢?就是诸葛亮为何不亲自领兵去迎战张郐的主力,而派马谡“督诸军在前”,他当时在哪里,在干什么?马谡在街亭战败时,他为什么不去应援而苍皇退走?致使三郡得而复失。《诸葛亮传》记述含糊:“亮身串诸军攻祁山,戎阵整齐……甫定、天水、安定三郡叛魏应亮……魏明帝西镇长安,命张郐拒亮。亮使马谡督诸军在前,与郐战于街亭.谡违亮节度,举动失宜,大为却所破。亮拔西县千余家,还于汉中.”看起来似乎是诸葛亮在“三郡叛魏应亮”之后,取攻势,命马谡将诸军东进,而魏明帝派张郐串军五万,向三郡方向西进,但是目的在于“拒亮”,即挡住诸葛壳东进的兵马.《张郐传》:“加邻位特进,遣督诸军,拒亮将马谡于街亭.”仍然用了一个“拒”字。初战而大胜。似亦张郐始料不及。魏明帝及其谋臣方面,对蜀的大举出兵,应变还是快的,据(明帝纪》:“遣大将军曹真都督关右,并进兵,右将军张郐击亮于街亭。”其后,“丁末,行幸长安.夏四月丁酉,还洛阳宫。”这几句乃是追记观《明帝纪》裴注引《魏略》载帝“露布天下并班告益州”之文,可知明帝至长安时,马谡,高详业已在街亭、列柳城战败。明帝初衷,似仍以攻为守,视张郐能否阻止蜀之攻势而定.由于敌情不明,曹真大军为诸葛亮所欺,误以赵云、邓芝之疑兵为主力,故进军箕谷以拒之.(蜀书·赵云传):“明年,亮出军,扬声于斜谷道,曹真遣大众当之.亮令云与邓芝往拒,而身攻祁山”并指出“云、芝兵辑敌强,失利于箕谷。然敛兵固守,不至于大败。”据所记,赵云、邓芝在囊斜路中,吸引住曹真的主力,给诸葛亮提供了足以战胜张郐的时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