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历史阁,看更多野史奇闻。

试说建安二十四年:荆襄

时间:2024-07-31访问:5来源:历史铺

说老实话偶不想写这篇帖子,因为它将会大耗偶并不充裕的时间跟精力。明末清初有一个在文学史上颇有影响的人物黄宗羲,他苦于当时人物传记的华而不实,于是写了一篇人物传《柳敬亭传》,并在序言里说“斯人本不足道,盖以稍示文章之法也。”(大意^-^)。偶跟黄宗羲相比,自然有霄壤之别,好在偶这篇帖子的所向也并非是明末的浮华文士们。所以这里仍然用得上评书中的一句话:我姑妄说之,您姑妄听之。关于“偶”跟“虾米”这些用语,这属于网络常用语,以前在别的论坛跟一群可爱的孩子们玩,入乡随俗的就也跟着偶呀偶的,不过偶用的程度还算谨慎,毕竟没有“粉恐怖滴用”,所以想来大家大概还承受的住。何况煮酒兄写帖子有时候也偶呀偶的-——何况某网络杂志评选网络常用语的时候说:你偶他三个词都有一个单人旁,看起来顺眼多了。——但这是闲话。书归正题,偶以为比较不严谨的论史帖子(比如偶这篇)至少要具备如下几个条件。其一,权威史料的引用。其二,不同史料的比较跟整合。其三,一定逻辑性的贯穿。其四,基于前三点基础上比较合理的猜测。其五,综合观点。其六,当证据不足时只是提出可能,而不断言。偶认为这几条规则是研究历史最起码的规则,如果连这几条规则都达不到的话,那基本上就是在玩儿了。而偶一向不认为玩儿历史很有意义。文学是可以玩儿的,历史不可以。三国志魏书十五里边有一个叫温恢的人的传,他这个传里提供了一条史料,原文如下:温恢字曼基,太原祁人也。……出为扬州刺史。太祖曰:“甚欲使卿在亲近,顾以为不如此州事大。……又语张辽、乐进等曰:“扬州刺史晓达军事,动静与共咨议。”建安二十四年,孙权攻合肥,是时诸州皆屯戍。恢谓兗州刺史裴潜曰:“此间虽有贼,不足忧,而畏征南方有变。今水生而子孝县军,无有远备。关羽骁锐,乘利而进,必将为患。”於是有樊城之事。诏书召潜及豫州刺史吕贡等,潜等缓之。恢密语潜曰:“此必襄阳之急欲赴之也。所以不为急会者,不欲惊动远众。一二日必有密书促卿进道,张辽等又将被召。辽等素知王意,后召前至,卿受其责矣!”潜受其言,置辎重,更为轻装速发,果被促令。辽等寻各见召,如恢所策。这里边有十一个字对解决建安二十四年问题至关重要。“建安二十四年,孙权攻合肥”。这是一条孤证。为了搞清楚这十一个字的准确度,偶翻遍了魏书太祖本纪,魏书九,魏书十七,十八。蜀书先主传跟吴书的几乎全部。一点正面的资料都没找到。除了温恢传,三国志似乎再没有章节记载过这建安二十四年的孙权攻合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