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建安七子,这是指我国历史上的建安年间,也就差不多三国时期,7位文学家的合称。这建安七子分别是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这七个人基本上就代表了建安时
对于建安七子这个组合,大家应该都有耳闻。他们七个人在历史上都好似有文学代表作品的,他们可是获得了后人极度的认可。那么关于建安七子这个组合里面,谁才是第一的之首呢?自然而
说到建安三神医,大家应该都知道,他们分别是董奉,张仲景和华佗三人。三人当中,张仲景的医术是最高的,毕竟到现在位置,关于他的学术依旧还是在大众学习的范围之中。董奉也很厉害,但是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在东汉末年的时候,我国可是有三位非常厉害的医学专家,被大家称之为建安三神医。听到这个称呼就能知道,这三位的医术非常高明了。那么号称建安三神医的三位分
说到相信很多小伙伴都知道,关于建安七子,大家应该都非常熟悉的,毕竟在汉末年代,他们成就可是非常高的,而且还获得了后代的认可。更是代表了除曹氏父子外的文学成就!那么关于这个建
应玚[yáng](177—217年),字德琏,东汉汝南南顿(今河南省项城市南顿镇)人。东汉末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应玚初被魏王曹操任命为丞相掾属,后转为平原侯庶子。曹丕任五官中郎将时,应玚为将军府文学。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应玚卒于
刘桢(180―217),字公干,东汉末年东平宁阳(今山东宁阳县泗店镇古城村)人,东汉名士、诗人。他的祖父刘梁,官至尚书令,其人博学有才,警悟辩捷,以文学见贵。东汉建安年间,刘桢被曹操召为丞相掾属,与魏文帝兄弟几人颇相友善,后因在曹丕席上平视
《世说新语》中有个很著名的典故,世人称之为“驴鸣送葬”。王仲宣好驴鸣。既葬,文帝临其丧,顾语同游曰:“王好驴鸣,可各作一声以送之。”赴客皆一作驴鸣。 其大意为,王仲宣(王粲)生前喜欢听驴叫。他病逝后,魏文帝曹丕参加葬礼,回头对参加葬礼的人们
2024-01-01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是汉末三国历史上的分水岭之年。<br >这是汉王朝渡过的最后一个完整年份。次年十月,东汉灭亡。<br >众多良将名士在这一年去世,拉开了一代英雄
2024-04-01东汉末年,汉室衰微,群雄逐鹿中原。在这个时期,涌现了无数生猛的英雄人物,或雄才大略、或威武勇猛、或忠贞高洁。在烟火纷飞的大地上,呈现了一幅英雄史诗。然而这一幕却
2023-06-16 我们把汉魏之际雄健深沉、慷慨悲凉的文学风格称作“建安风骨”,它是后世文学品评的主要标准。建安风骨的代表人物有曹操父子三人、建安七子、女诗人蔡琰等。1、什么是建安风
2023-06-16 东汉末年,天下三分,除了不断的兼并与战争,还有乱世中夹缝而生的建安文学。建安文学拥有慷慨悲凉的艺术风格,真实反映了当时的社会与思想,对后世文学也有着深远的影响。一、建安
2023-12-27目录导航:东汉末年是哪个皇帝建安皇帝与朱棣的关系东汉末年到三国一共有多少皇帝东汉西汉29年一共出几位皇帝东汉有恒帝西汉也有恒帝东汉末年是哪个皇帝东汉末年最后一个
2023-06-16《世说新语》中有个很著名的典故,世人称之为“驴鸣送葬”。王仲宣好驴鸣。既葬,文帝临其丧,顾语同游曰:“王好驴鸣,可各作一声以送之。”赴客皆一
<br >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读到这句诗的时候,大家想必都比较了解吧,它的作者是曹植。曹植,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在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时候,他的文章是有一定地位的,同时他还是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