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历史阁,看更多野史奇闻。

三国演义人物论——论赵云

时间:2024-07-31访问:2来源:历史铺

在《三国演义》的亿万读者心目中,最令人喜爱的人物,除了诸葛亮之外,就要算赵云了。十分有趣的是,日本的广大《三国演义》爱好者在评选“你最喜爱的三国人物”时,也把赵云排在第二位。我在《论魏延》一文中指出:“作为历史人物……论才干,论对蜀汉政权的贡献,魏延都比赵云高出一筹。”然而,作为小说中的艺术形象,赵云留给读者的印象不仅大大超过魏延,而且似乎比关羽、张飞还好一些。这是一个涉及艺术魅力来源的问题,很值得探讨。遗憾的是,建国三十几年来,有关赵云的专题论文仅仅只有一篇,对这个问题尚缺乏深入的研究,本文正想对此作一点考察。一历史上的赵云,初属公孙瓒,后归刘备,“为先主主骑”(卫队长),逐步成为蜀汉集团的重要将领之一。平心而论,在那个天下大乱,群雄并起的时代里,豪杰竞逐,猛将如云,赵云并不算其中最杰出的人物。谓予不信,有史为证——论武勇,赵云不及吕布、关羽、张飞、马超、黄忠等人。吕布“便弓马,臂力过人,号为飞将”。关羽、张飞都号称“万人之敌”,被目为“虎臣”。马超被诸葛亮称为“雄烈过人,一世之杰”。黄忠“常先登陷陈(阵),勇毅冠三军”。赵云呢?其勇敢是毫无疑问的。在刘备与曹操争夺汉中之役中,他从容拒敌,以少胜多,被刘备称赞为“一身都是胆”,并从此号为虎威将军。这与张辽在合肥大败孙权,使孙权“人马皆披靡,无敢当者”,甘宁以百骑劫魏营,使曹军“惊骇鼓噪”可相媲美;但综观其武艺和威名,在当时仍比前述诸人略逊一筹。论功业,赵云也不如关羽、张飞、马超、黄忠、魏延等人。关羽在刘备创业的过程中,每每担任方面重任,可谓刘备的得力助手。早在建安四年(199)刘备重新占据徐州时,就派关羽“守下邳城,行太守事”;赤壁之战前,刘备的军事实力主要有两部分:一部分是刘琦率领的江夏军队万人,另一部分就是“关羽水军精甲万人”;赤壁大战后,刘备夺得荆州数郡,即“以羽为襄阳太守、荡寇将军,驻江北”;刘备西定益州,又“拜羽董督荆州事”,足见倚重之深。而关羽在荆州败曹仁,降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以至“曹公议徙许都以避其锐”,真可说是功绩赫赫了。张飞功业亚于关羽,亦为刘备股肱。赤壁大战后,“以飞为宜都太守、征虏将军”,独当一面;刘备夺取益州后,又“以飞领巴西太守”,处于与新占汉中的曹军对峙的第一线;他大败曹军名将张郃,为刘备巩固对益州的统治作出了重要的贡献。马超虽然迟至建安十九年(214)方归顺刘备,但他的剽悍善战早已闻名遐迩,所以他一到刘备军中,就使被刘备围在成都的刘璋失去斗志,开城出降,从而为刘备立了一大功。黄忠于建安二十四年(219)亲斩曹军名将夏侯渊,为刘备夺取汉中立下了汗马功劳。魏延从建安二十四年起镇守汉中,挑起了屏障益州,经营北伐前进基地的重任;刘备去世后,他更以蜀汉第一员大将的身份,南征北伐,出生入死,建立了累累功勋。赵云呢?长期跟随在刘备、诸葛亮身边,很少独当一面,功业自然就不那么显赫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