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31访问:7来源:历史铺
诸葛亮已经知道魏延在其死后毕有逆举,他的防范策略就是将马岱作为高级刺客安插在魏身边将其诛杀。在和杨仪交代后事时还特地隐去了这个打入叛军担负有特殊使命的地下工作者。见后文“魏延在寨中,不见费来回覆,心中疑惑,乃令马岱引十数骑往探消息。回报曰:“后军乃姜维总督,前军大半退入谷中去了。”延大怒曰:“竖儒安敢欺我!我必杀之!”因顾谓岱曰:“公肯相助否?”岱曰:“某亦素恨杨仪,今愿助将军攻之。”延大喜,即拔寨引本部兵望南而行。”从文中可以看出,是魏主动向马袒露自己除掉杨仪心迹的,马只是被拉拢而非主动投机。马在其中表现恰入分寸——“后军乃姜维总督,前军大半退入谷中去了。”如平常汇报军事动态般的平实语言,他并没有主动挑唆和刺激魏延,这正体现了马的机警之处,若是早早表露心迹,令敏感的魏起了疑心,或者被老辣的魏躲闪过去反被抓个把柄在魏手上,都将失去机遇或者陷入被动。就在魏表露心迹后,他也适时的表态,我也疼恨杨仪很长时间了,愿意和你一起攻击他。如果说诸葛预计到魏延会反的话,那么更绝的是他甚至能揣度到魏会拉马下水。那么魏为什么会选中马作为排挡呢?
在前文中曾经就关羽、张辽、徐晃的私人友谊及其交厚的原因做了分析。因为张、徐皆是降将,由于共同的经历和背景而结成的种种圈子远比出于兴趣和爱好结成的圈子更有生命力和韧性。那么读者有疑问了:马是西凉人,魏是荆州集团的成员,两者的背景并无吻合之处啊!其实同和群以及引起的“圈子”本无绝对的界限,马和魏虽然作为西凉集团和荆州集团在军队中的代表,但是其两人都是光杆司令,无朋无党。而诸葛在向杨仪托孤时交待的忠义之士如王平、廖化、张嶷、张翼、吴懿等,其中三人是益州人士,王平、姜维同为中途光杆加入的降将,姜还被指定为继承人,未来的领导自然要和作为团队主体的益州同仁和衷共济。相对其雄厚的益州集团和逐渐被益州集团同化的姜维、王平等,魏、马两人都是益州集团之外的人,且有明显的客籍势力印记。非白即是黑,从这个意义上说,两人的背景和处境均是有相同之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