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孙权
时间:2024-07-31访问:9来源:历史铺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这是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的作品,其中“生子当如孙仲谋”一句乃曹操语,时建安十八年(213年)正月,操攻濡须,望权军,叹其齐肃,乃退,留下这句著名的评语。魏武帝生性高傲,能得到他的肯定实为不易,这也正说明了孙权确有过人之处。吴国都尉赵咨曾对其主作过一番评价:魏帝问曰:“吴王何等主也?”咨对曰:“聪明仁智,雄略之主也。”帝问其状,咨曰:“纳鲁肃于凡品,是其聪也;拔吕蒙于行陈,是其明也;获于禁而不害,是其仁也;取荆州而兵不血刃,是其智也;据三州虎视于天下,是其雄也;屈身于陛下,是其略也。”(《三国志·吴主传》)这番回答不卑不亢,实在是精彩,虽然难免溢美之辞,但概括的还算全面。下面谈一谈笔者眼中的孙权是什么样子的。(一)与曹操、刘备相比,孙权同样是一位善于用人的君主,并且在纳谏方面作的更好。综观三国时代,东吴胜多败少,这与孙权能用众力群智的优点是分不开的。《三国志·吴主传》注引《江表传》载权语曰:“天下无粹白之狐,而有粹白之裘,众之所积也。……故能用众力,则无敌于天下矣;能用众智,则无畏于圣人矣。”事实上,在创业时期,孙权很少有独断之举,遇军国大事必与属下相商,并且善于识别和采纳好的建议。如赤壁之战初期,唯周瑜、鲁肃主战,其余文臣多劝权迎之,但孙权还是决定联刘拒曹,最终取得了胜利。在这一点上刘备逊色不少,东征前群臣多谏,他一概不听,终有夷陵之败。此外,孙权还能够听取反面意见,这对封建统治者来说是很难得的:后吕蒙当袭南郡,权欲令皎与蒙为左右部大督。蒙说权曰:“若至尊以征虏能,宜用之。以蒙能,宜用蒙。昔周瑜、程普为左右部督,共攻汇陵,虽事决于瑜,普自恃久将,且俱是督,遂共不睦,几败国事,此目前之戒也。”权寤,谢蒙曰:“以卿为大督,命皎为后继。”(《三国志·宗室传》)因此,袭荆州、擒关羽等事得以顺利进行。可见,孙权不仅能够和属下坦率地交换意见,而且还勇于改正自己原来不妥当的意图,这样的领导艺术即使在今天看来也是值得借鉴的。(二)孙权善于审时度势,肯忍辱负重,在不同时期对蜀、魏分别采取不同的策略,都收到了良好效果。例如赤壁之战过后,魏军不断在北方施加压力,这时权用鲁肃计把江陵借给刘备,以使之壮大,这样做至少可以打乱曹魏的整体战略部署,事实证明,曹操很怕这一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