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历史阁,看更多野史奇闻。

汉末群雄和三国初期兵力考(补充版)

时间:2024-07-31访问:14来源:历史铺

关于三国时期的兵力,陶元珍在《三国食货志》中已经有简略的论述,他称:“魏之将土,极盛时当不下六七十万人;蜀之将士,极盛时当不下十数万人;吴之将士,极盛时当不下三十万人”。按这个计算,去除时间跨度,在三国末期,全中国总兵力在百万左右。我认为这个结论是基本可信的。该文又称“若在三国初期,群雄之兵当不可以数计”,这个“不可以数计”不是说多得数不过来,而是太繁杂,难以准确计算。确实,要想精确说出汉末群雄各自的兵力是不可能的,但凡事都是连贯的,汉末并没有脱离历史独自存在,所以笔者试着“臆测”一下汉末三国群雄的兵力。首先我要说明,对于这个兵力的考证,左一“臆测”,右一“想象”,多一下,少一下,全国多出二十万部队不是难事,少了二十万大军也是正常,所以不能完全猜想,还是以记载为主。另外,笔者论述的时间段是建安元年到建安二十六年的汉末阶段。一、人口情况和总兵力汉桓帝、永寿三年(一五七),中国户口数达千六十七万七千九百六十户,五千六百四十八万六千八百五十六口......至晋武帝太康元年(二八○),则降至二百四十五万九千八百四十户,一千六百一十六万三千八百六十三口。人口减少达四千多万人!要知道这还是在三国末年人口大增长之后的结果,中间人口的减少可以用“惊人”来形容!而这么大人口减少主要就是在汉献帝时期。对于这一点,《三国食货志》列举了四条历史记载说明问题:後汉书仲长统传载昌言理乱篇:「汉二百年而遭王莽之乱,计其残夷灭亡之数,又复倍乎秦项矣,吕及今曰,名都空而不居、百里绝而无民者,不可胜数,此则又甚於亡新之时也。」魏志张绣传「从破袁谭於南皮,复增邑,凡二千户。是时天下户口减耗,十裁一在,诸将封有未满千户者,而绣特多。」续汉书郡国志注引帝王世纪:「是以兴平建安之际,海内凶荒,天子奔流,白骨盈野,……遂有寇戎,雄雌未定,割剥庶民,三十馀年,及魏武皇帝克平天下,文帝受禅,人众之损,万有一存。」晋书山涛传载涛子前所上疏有云:「自初平之元,讫於建安之末,三十年中,万姓流散,死亡略尽,斯乱之极也。」人口是封建统治的命根子,生产力、劳动力、赋税、兵源等等等等,全是来自人。人口和土地的多少,是一个封建社会是否强大的最主要标准。但土地还是那么多,人却越来越少,杀戮、饥饿、疾疫是造成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直到魏明帝时期,魏志陈群传:「青龙中,营治官室,百姓失农时。群上疏曰,……况今丧乱之後,人民至少,比汉文景之时,不过一大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