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历史阁,看更多野史奇闻。

曹操攻取汉中之战,兼论阳平关的攻克原因

时间:2024-07-31访问:11来源:历史铺

说起曹操攻取汉中的作战,可能很多人以为,这次作战并没有什么激烈的交战,对手也不强,没有什么值得写的内容。确实,本次作战,虽然时间不短,但是实际上在汉中作战的时间很短。不过,本次作战,有三个问题还是很值得探讨一番的。其一,曹操究竟是怎么攻取阳平关的?其二,曹操在占领汉中后不趁势取蜀是否是战略性错误?其三,曹操为何不走秦岭谷道进攻汉中,而要走阳平关?一、当时的军事形势汉献帝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应当说是一个多事之年。在本年中发生的比较著名的事件包括:曹操攻取汉中、消灭张鲁集团;刘备、孙权为争夺荆州险些发生大规模交战;孙权以十万大军进攻合肥遭到惨败。此前,建安十九年,夏侯渊等在西线,连续击败马超、韩遂、宋建、氐王千万,完全控制了陇右、河西等凉州之地,消除了南攻汉中的侧翼隐患。东线,曹操分别在建安十七年十月到次年四月和建安十九年七月到十月两次大规模进攻孙权于濡须口,虽然没有取得什么战果,但是也对孙权造成了很大的威慑。而在建安十九年中,刘备已经控制了蜀地,势必不久就将继续北攻汉中。正是在这种局势下,曹操才果断决定,发动这次消灭张鲁、占领汉中的战役。

二、曹操的作战部署曹操兵发汉中,基本上有四条路线可供选择。其一,子午谷道;其二,谠骆谷道;其三,褒斜谷道,其四,陈仓故道。这几条道路,各有利弊,比如前三条谷道,基本属于道路艰险难行,但是谷口没有敌人的险关,敌军一般是依托山势进行防御。而第四条陈仓故道,则相反,道路相对平坦,但是需要强攻阳平关。曹操选择了第四条路线:先到达陈仓,再由陈仓经大散关南下,通过河池后转向东南,过沮县到达阳平关一带。曹军动用的兵力大致是十万左右。这个在《魏名臣奏》载杨暨表中有记载:“武皇帝始征张鲁,以十万之众,身亲临履……。”而张鲁方面的兵力,只知道张卫(张鲁之弟)、杨昂、杨任带领数万兵马据守阳平关一线,再加上张鲁在南郑的部队和北线少数监视秦岭谷口的部队,大致总兵力在5万人左右。而武都氐人的兵力应在1万多人。由于曹军走陈仓道进攻汉中,势必要经过武都郡,从而导致氐人的抵抗。曹操这次作战,比较自信,十万大军竟然是采取一路集中进攻的部署,而没有在秦岭的其他谷道分路合击。

三、作战经过汉献帝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魏公曹操,亲自统率大军进攻张鲁,三月,曹操大军到达陈仓。此时位于凉州武都郡的氐人,阻塞道路,曹操先派出张郃、硃灵部,击破了进入武都沿途的氐人。四月,大军自陈仓出散关进兵到达武都的河池一带,“氐王窦茂众万馀人,恃险不服”,曹军受阻。五月,曹军经过激战,攻克了河池,打通了南下的道路。七月,曹操主力到达汉中的西部前沿阳平关一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