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31访问:11来源:历史铺
所谓诸葛,这个姓氏,最早是山东诸县的葛姓大户,后来战乱四处迁徙,总以“诸县的葛家”自称,后改为“诸葛”姓。诸葛亮老家是山东琅琊人。先定个基调,,《三国志·贾诩传》中,贾诩说:“刘备有雄才,诸葛亮善治国,孙权识虚实,陆议(即陆逊的本名)见兵势”故贾诩是称赞诸葛亮之治国之才的,所以偶也不罗嗦。。另外,诸葛亮也是个发明创造家,改良过弩,发明过木牛,这偶也不罗嗦。再定个基调:),诸葛亮是个过分勤劳的人,可以说是癖,“鞠躬尽瘁”是他的座右铭,不过这和本文无关,也和周恩来总理无关。。请不要进行莫名的联系。(PS:周恩来那是为人民服务,,诸葛亮不过是为蜀汉小政权而已)第三个调子-_-||,诸葛亮是善于治军的(和治国一个道理,即用法律或军规来约束军队,纪律严明,)好了,好话说了不少了。偶主要是批一下诸葛亮的所谓军事才能以及战绩。。开批!~先明示一下《三国演义》中的虚构情节,有助于大家了解一下,所谓小说是什么样的。。。。诸葛亮在《三国演义》中的部分表现(以下部分引用小小乔的转贴)火烧博望坡——此乃刘备所为,发生在建安七年(公元202年),是刘备设计假装自己的营房着火(一般逃遁的时候都会烧营房),引诱曹军来攻,半途则用伏兵击杀,打了个胜仗。而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诸葛亮才出山,当时27岁;草船借箭——此乃孙坚、孙权父子所为,分别发生在跨江击刘表和濡须之战;但均不是故意去收箭,而是乘船巡视,突然被敌人发现后侧船而逃,,安全回归之后发现可以回收船上的箭而已,也没得多少。借东风——冬至时日,多有东南风,和诸葛亮无关;诸葛亮不识天气,这在以前某文中有论证,这里不表了。赤壁之战——只有智激孙权是史实,当时诸葛亮作为外交使者到孙权处,仅此而已。其它诸如舌战群儒、智激周瑜、群英会等均为虚构;三气周瑜——从赤壁之战结束到周瑜病逝的两年间,诸葛亮正在零陵一带搞后勤工作,根本没有和周瑜见过面。至于周瑜病逝后,蜀国吊唁的代表是庞统,而不是诸葛亮;周瑜的死因是与曹仁一战中的箭伤。骂死王朗---此时王朗已经死了两年了。而且他的官位是御史(??忘了),一品大员,就算不死也不会到前线的。征汉中——征汉中时的前线总指挥是刘备,诸葛亮留守成都搞后勤工作;八阵图石阵退陆逊---陆逊击败刘备后,恐怕曹丕会乘机偷袭,所以没追赶。。而后不久,曹丕果然来趁火打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