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历史阁,看更多野史奇闻。

罗贯中著述研究举要

时间:2024-07-31访问:7来源:历史铺

[摘要]罗贯中的著述关乎罗氏生平、思想、艺术成就和中国小说史及小说创作艺术的若干重要问题,一向颇受研究者关注。整理总结自明清以来的有关研究成果,不仅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研究该课题,于《三国演义》、小说史及小说创作艺术等的研究也不无裨益。[关键词]《三国演义》文献学罗贯中著述研究小说史小说创作艺术根据明清文献载述及部分作品明清刊本的题署,罗贯中大率编撰创作过乐府与隐语(见《录鬼簿续编》。今皆佚);《赵太祖龙虎风云会》、《忠正孝子连环谏》、《三平章死哭蜚虎子》三部杂剧(见《录鬼簿续编》。后两种已佚);包括《三国演义》、《水浒传》在内的“小说数十种”(见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王圻《续文献通考》),一说罗贯中有“十七史演义”(郑振铎语)。就今存可见者论,除《三国志通俗演义》外,题记间涉罗氏的尚有以下几种:1.《赵太祖龙虎风云会》;2.《水浒传》;3.《隋唐两朝志传》;4.《三遂平妖传》;5.《残唐五代史演义传》;6.《小秦王词话》;7.《说唐传》;8.《粉妆楼》等。罗贯中的著述关乎罗氏生平、思想、艺术成就和中国小说史及小说艺术的若干重要问题,因此一向颇受研究者关注。但由于明清文献的载述多为断简残编,且多“故老传闻”,部分作品的明清刊本的题署又因商业性等因素带有假托成分,不能全信,因此,自清以来,就有众多研究者对之进行了质疑和考证,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果,兹分述如下。一、《宋太祖龙虎风云会》这是罗贯中现存的唯一一部杂剧作品。该杂剧的名目最早著录于明代无名氏(一说贾仲名)编的《录鬼簿续编》,正名一作《赵太祖龙虎风云会》。现存的五种明代刊本,均题“罗贯中撰”(傅惜华《明代杂剧全目》卷一)。王国维《曲录》也以为“元罗本撰”。惟清钱曾据《太和正音谱》列入元无名氏剧目下。此剧共四折一楔子。叙宋太祖赵匡胤为其将帅所爱戴,因而奠立新朝事。关于该剧的作者——罗贯中和创作时间——元末,学界几无异议。并且研究者均把它看作是研究罗贯中生平及思想的重要而可靠的资料。澳大利亚柳存仁认为此剧“实可为吾人研究罗贯中文字之起点”(《罗贯中讲史小说之真伪性质》,原载1976年《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学报》8卷1期;收入刘世德编《中国古代小说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以下援引柳氏观点及论述均出该文,不再一一注明)。陈铁民也认为“现存研究罗贯中思想的唯一重要和可靠的资料,就只有《风云会》了”,“它对于我们探索罗贯中的思想和《三国演义》的倾向是颇有帮助的”(《〈宋太祖龙虎风云会〉与〈三国演义〉》,载《文学评论丛刊》第十六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10月版)。刘世德比较了《风云会》和《三国志演义》从主题思想到人物形象的重合后,认为“它们是处于同一个作家的笔下的两部作品”。“《风云会》不但有助于我们对罗贯中这位伟大作家的思想、艺术成就的认识和评价,而且还有助于我们对《三国志演义》这部伟大作品的思想、艺术特征的认识和发掘”(《夜话三国·罗贯中写过哪些作品》,书目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