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历史阁,看更多野史奇闻。

从历史记载的路程考证东汉三国西晋时期成都、汉中与长安间的最主要交通路线

时间:2024-07-31访问:16来源:历史铺

关于陇蜀交通历史变迁,因为所经道路有别,以致众说纷出。本文拟通过史书地理志关于各郡与都城里程的记载,大致推断东汉三国西晋时期陇蜀交通的主要通道。因《续汉书》前的地理著作对于郡治与都城的里程都没有作详细记录,今日所能见的最早记录只有西晋史学家司马彪所作《续汉书郡国志》,并为南朝梁时范晔《后汉书》所收。另,东晋史学家常璩所作《华阳国志》对秦岭以南的川陕鄂滇地区的历史地理沿革都有记载,且较《续汉书郡国志》为晚,里程的准确度当更高,故作为重要参考。一、史籍记载的州郡距离《后汉书卷二十三郡国志五》汉中郡,秦置。雒阳西千九百九十里。武都郡,武帝置。雒阳西一千九百六十里。广汉郡,高帝置。雒阳西三千里。蜀郡,秦置。雒阳西三千一百里。京兆尹,秦内史,武帝改。其四县,建武十五年属。雒阳西九百五十里。《华阳国志卷二汉中志》梓潼郡,……去洛二千八百三十八里。武都郡,本广汉西部都尉治也,……去洛一千八百七十八里。阴平郡,本广汉北部都尉〔治〕……去洛二千三百四十四里。《华阳国志卷三蜀志》蜀郡,……去洛三千一百二十里。广汉郡,……去洛三千里,去成都百二十里。从记载可以看出汉中郡治(南郑,今汉中市区)距京兆尹(即长安,今西安西北)为1110汉里;梓潼郡治(今四川梓潼)距京兆尹为1888汉里。蜀郡郡治(今四川成都)距京兆尹为2150~2170汉里。阴平郡治(今甘肃文县)与长安路程为1394汉里。二、现代交通相应的城市距离1.先看汉中与长安间的交通。汉中与长安间的交通在两汉、三国以及晋代主要是通过褒斜道、故道联系。褒斜道所经大致沿今从眉县经太白到达留坝武关驿镇的210省道,及武关驿镇到汉中市区的316国道,沿途为256.5公里。而眉县到西安的路程沿310国道为135公里。这样,西安至汉中沿褒斜道为391.5公里,合941.6汉里(1汉里合今市里0.8316里,0.4158公里,参《中国里的长度演变考》,杨生民,《中国经济史研究》2005/1)。此距离较《续汉书》所计算距离为短,可见此路线虽不是后汉时的主要道路,确是比较便捷的。故道从宝鸡到凤县的这一段,历史上也没有异议,主要是从宝鸡大致沿宝成铁路一线至凤县。今宝鸡到西安的沿310国道为197公里,宝成铁路宝鸡到凤州91公里,凤州镇到凤县沿212省道为16公里。主要争论是在凤县以南,入汉中是继续通过沿嘉陵江的道路还是通过其他道路。主要有三种说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