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随章侃 第六十一章 荀彧
时间:2024-07-31访问:9来源:历史铺
三国随章侃第六十一章荀彧(演义第六十一回赵云截江夺阿斗孙权遗书退老瞒)若说到曹操手下第一谋士,大家一般都会想到早死的郭嘉吧,而且在与诸葛亮的比较时,大家总会把郭嘉提出来,但是这更多的则是演义的影响和郭嘉死后曹操对郭嘉的缅怀所故。无论,无论是曹操手下第一谋士还是与诸葛亮的相象程度,荀彧都应该是当然也可以说无庸置疑的人选。荀彧,字文若,颍川颍阴人,祖辈中多有名士,可称得上也是书香门第,官宦人家。荀彧年轻时南阳何颙惊讶他的才能,称其为王佐之才。董卓入京后,他看到局势不稳定,断定天下必将大乱,寻机离开京城回到家乡将家人迁往冀州避祸。但是他在冀州并没有呆多久,当时冀州已为袁绍所有,荀彧认为袁绍不能成就大事,便离开袁绍投奔曹操,他与曹操的相遇可说是堪比诸葛亮遇刘备那般,曹操在见到荀彧后称:“吾之子房也。”而之后的事实证明,荀彧的投奔绝对是曹操的幸运,因为荀彧不单是张良,他更象是萧何张良的结合体。刘邦在提及汉初三杰时曾说:萧何之能为:“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饟,不绝粮道,”张良之能为:“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那荀彧呢?兴平元年,曹操东征陶谦,张邈陈宫联合吕布在兖州起乱,兖州各处群起响应,这可以说是曹操起兵以来最大的危机,假若失去兖州这个大本营,曹操则无归路,这样的下场只怕比日后失去徐州的刘备好不了多少。正是荀彧在兖州主持大局,片语退郭贡,为曹操保住了兖州三城,从而得以立足。曹操征伐多亲历亲为,每次出征为之留守后方的便是荀彧,调集粮草,稳定政局,处理军国大事。曹操每次征伐能屡屡胜之而不忧心其后,多因荀彧之故。其能便是萧何再世,也不过如此。萧何之功,其中有一为推荐韩信这一千古名将,而荀彧为曹操举荐荀攸,钟繇,戏志才,郭嘉,个个都是良臣谋士。所谓相才,便要如萧何一般辅佐主公,镇抚天下,举荐良才,荀彧在这点上可说是出类拔萃,说他为萧何再世不委过也,但是何颙称他为“王佐之才”并不是限于此而已。曹操身边以谋士众多著称,一提到曹操总想到他麾下谋臣如云,武将如雨,而说到刘备便总想到一个诸葛亮,这虽然有演义的因素,但是曹操麾下谋臣众多确实是个不争的事实,但是即便如此,荀彧在其中也是绝对的第一谋臣,无人可及。曹操在兖州与吕布对峙时,陶谦身亡,曹操一度想攻打徐州夺其地再回击吕布,此时的曹操处于危机中,已经比较急噪了。(之前一度想答应袁绍的要求,遣家居鄴,被程昱所阻。)此时曹操的实力不同当年全据兖州,与吕布对峙又不利,士气不高,假如此时攻打徐州,一旦不得进,吕布在背后一击,曹操可说无路可逃了。幸亏荀彧劝阻了他,并献计,曹操才决心集中兵力,先击败吕布。此荀彧献策其一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