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随章侃 第六十章 杂谈
时间:2024-07-31访问:9来源:历史铺
三国随章侃第六十章杂谈(演义第六十回张永年反难杨修庞士元议取西蜀)其一:曹操与张松之遇:本回演义开章说到张松向刘璋献计,求见曹操,结果不得礼遇,这事在史实中确实发生过,但是记载和演义大有出入,张松求见曹操乃是发生于曹操攻取荆州之时。《三国志.武帝纪》中记载“公进军江陵,下令荆州吏民,与之更始。乃论荆州服从之功,侯者十五人,以刘表大将文聘为江夏太守,使统本兵,引用荆州名士韩嵩、邓义等。益州牧刘璋始受征役,遣兵给军。”《三国志.刘二牧传》中记载“璋闻曹公征荆州,已定汉中,遣河内阴溥致敬於曹公。加璋振威将军,兄瑁平寇将军。瑁狂疾物故。璋复遣别驾从事蜀郡张肃送叟兵三百人并杂御物於曹公,曹公拜肃为广汉太守。璋复遣别驾张松诣曹公,”而演义中却是将张松见曹操放在了曹操攻取汉中之后,这是演义为了情节需要而安排的,因为在时间上差了许多,所以很多情况也发生了变化,不过有一点到是相同,便是曹操的傲气。演义中称曹操征讨马超得胜后“傲睨得志”所以不重视来使的张松,而三国志中则称曹操“曹公时已定荆州,走先主,不复存录松,松以此怨。”两者都是因为曹操胜极而骄结果怠慢了张松。确实,曹操乃是三国之中数一数二的人物,他对人才的重视至极,求贤若渴,因此也吸引了众多人才聚集其下,成就了他一番伟业。但是与当年跣出迎许攸相比,后期的曹操手握大半天下,志得意满,对于人才就也有些马虎起来了,尤其夺下荆州那时,长年之敌刘备遭遇大败,江东惶恐不安,此时谁也没想到会有赤壁之败,眼见天下已经到手,曹操对于蜀中那来使张松不甚礼遇也乃是人之常情了。对此,习凿齿称:“昔齐桓一矜其功而叛者九国,曹操暂自骄伐而天下三分,皆勤之於数十年之内而弃之於俯仰之顷,岂不惜乎!是以君子劳谦日昃,虑以下人,功高而居之以让,势尊而守之以卑。情近於物,故虽贵而人不厌其重;德洽群生,故业广而天下愈欣其庆。夫然,故能有其富贵,保其功业,隆显当时,传福百世,何骄矜之有哉!君子是以知曹操之不能遂兼天下者也。”这是将曹操不能一统天下的原因归咎于曹操的骄伐,确实,单就益州张松此事,确实有些道理,但是一统天下其实最关键的还是“实力”二字,虽说人才确实会因你的礼遇而亲近之,但是人才更会审时度势,因势而动,即便张松不受曹操礼遇,也是在曹操兵败之后才最终下了决断。“会曹公军不利於赤壁,兼以疫死。松还,疵毁曹公,劝璋自绝,”其二.刘备与张松:演义中将刘备对张松的礼遇写得相当盛大,只是我们前面已说,张松面见曹操是在曹操征讨荆州时,而不是演义所称的曹操出征汉中后,那张松在见过曹操折道荆州那也自然是虚构的了。演义之所以如此写还是纠缠于那“人才”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