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历史阁,看更多野史奇闻。

《三国演义》与古代将相文化

时间:2024-07-31访问:12来源:历史铺

《三国演义》不仅是一部伟大的历史小说,也是一部伟大的文化小说。中国古典小说都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浓厚的文化气息,但像《三国演义》这样全面系统地展示、弘扬我们民族传统文化的作品实不多见。在古代通俗小说中,《三国演义》对中国文化产生的深远影响几乎是无与伦比的。本文仅就小说所呈现出的古代将相文化谈一点浅见。古代著名的将相大多与乱世有着密切的关系,天柱毁折,大厦将倾,谁来拯救百姓安定天下?仅有明君英主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佐以贤相、良将,在漫长的中国封建时代尤其是天下大乱之世,贤相、良将无不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三国演义》诞生之后,中国古代每一个历史阶段几乎都有一部与之对应的演义小说或英雄传奇小说,而这些小说的笔墨重点无不指向动荡时世,如《西汉演义》、《东汉演义》、《隋唐演义》、《大宋中兴通俗演义》、《英烈传》、《东周列国志》等等,这大概是因为乱世出英雄的缘故。所以,中国古代的将相文化实源于乱世。毛纶、毛宗岗在《读三国志法》里评诸葛亮“是古今来贤相中第一奇人”,评关羽“是古今来名将中第一奇人”。毛氏父子的观点未必能得到现代人的公认,但《三国演义》的确是把蜀汉的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等作为古代贤相良将形象来加以刻画和赞美的,他们身上的虚构成分最为浓厚,作者赋予了他们古代贤相良将的典型品格与素质,为后世历史文学塑造贤相良将形象提供了一个基本模式。一、身怀绝技在冷兵器时代,百官有文武之分,人们习称文臣武将。凡称为贤相、良将者必定身怀绝技,贤相擅长智谋,良将则以武勇见长,“贤相+良将”是最理想的文武搭配,用今天的话讲就是最佳优化组合。《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和关羽、张飞、赵云等人正是一种文武将相的优化组合。关羽、张飞、赵云等人,皆有万人之勇,是蜀汉集团乃至整个汉末三国时代武功高强的一流战将。关羽温酒斩华雄,威震敌胆;张飞“于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本文所引小说原文皆引自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出版的嘉靖元年本《三国志通俗演义》,后文不再注明);赵云杀入万马军中,“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今人习惯说关羽神勇、张飞猛勇、赵云英勇,毫无疑问,他们都是身怀绝技、惯于冲锋陷阵的高手。他们不仅武功绝伦,而且久经沙场,精于战术,临阵对敌,皆能独挡一面。张飞与诸葛亮分道入蜀,计降严颜,一路斩关过隘,直杀到雒城之下;赵云据汉水,以数千人马与曹操20万大军周旋,以空营计杀得曹军“落水死者不知其数”;关羽率部北攻樊城,水淹七军,斩庞德,俘于禁,迫使曹操商议迁都避其锋芒。在罗贯中的生花妙笔下,关羽、张飞、赵云等都是响震天下、威不可挡的刘蜀名将,作者对他们的勇敢善战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赳赳汉朝熊虎将”,“摧锋破敌任纵横”,“皆称飞虎一身胆,不负英雄千古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