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历史阁,看更多野史奇闻。

如何做好企业中层—来自《三国演义》的启示

时间:2024-07-31访问:21来源:历史铺

企业中层干部是企业的中坚力量,是企业管理的重要一环。中层干部面对关系众多:老板、直接上级、同级、下级以及对外关系。工作或者各级关系处理不当,不仅自己难以施展才能,也会使本部门利益受到损害,进而不能服众。《三国演义》中有很多对企业中层干部有益的故事。摆正自己的位置魏、蜀、吴三国中,蜀国的组织结构最不合理。关、张不仅是蜀国的开国元老,而且还是刘备的结义兄弟,这种关系又是一贯被蜀国君臣所看重的。这种组织机构极象家族企业在职业经理人手下安排亲戚当部门经理,通常都会由于部门经理是“皇亲国戚”不能摆正自己位置,不服从指挥,造成领导效能低下。《三国演义》中关羽是常常不服从管理的,不论是刘备还是诸葛亮的命令。刘备自立汉中王之后,封关羽为“五虎大将”之首,关羽看不起黄忠,不愿与其为伍,“遂不肯受印”,这时费诗的一番话很是发人深思,“今汉中王虽有五虎将之封,而与将军有兄弟之义,视同一体。将军即汉中王,汉中王即将军。岂与诸人等哉?”。试想,蜀国上下都这样想的话,诸葛亮如何能指挥动关羽?关羽“刚而自矜”(诸葛亮评价,《三国演义》第七十八回),不服从管理,表现在立下军令状后又华容道义释曹操;置“北拒曹操,东和孙权”的战略方针于不顾,失去荆州。张飞也是如此,常“酒后暴怒,鞭挞健儿”,最终为部将范疆、张达所杀。可见关、张二人倚仗与刘备的特殊关系,视管理制度和企业利益为儿戏,我行我素,最终害人害己。我们再看看孙权是如何处理同类问题的。吕蒙在准备白衣渡江袭取荆州时,孙权要派自己堂弟孙皎(字叔明)与吕蒙一道同引大军前去,吕蒙拒绝道:“主公若以蒙可用则独用蒙;若以叔明可用则独用叔明。岂不闻昔日周瑜、程普为左右都督,事虽决于瑜,然普自以旧臣而居瑜下,颇不相睦,后因见瑜之才,方始敬服?今蒙之才不及瑜,而叔明之亲胜于普,恐未必能相济也”。孙权大悟,“遂拜吕蒙为大都督,总制江东诸路人马”。“疏不间亲”是常理,吕蒙所担心的问题正是职业经理人使用老板亲戚作部下所头疼的问题,可见部门经理(尤其是老板亲信)摆正自己位置的重要性。与同级和谐共生企业管理干部团队的建立,除了要考察干部的工作能力之外(人职匹配),重要的指标之一就是要兼顾干部之间的包容性(组织匹配),否则干部之间不是互相补台而是拆台,会给企业决策(高层决策往往要听从中层意见,中层因矛盾造成的意见相左,会影响高层)增加难度和给管理造成极大混乱。企业中层干部均代表本部门的利益,难免和其他部门发生矛盾,此时应以企业整体利益为重,明白“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道理,很少有人在矛盾中独善其身的。袁绍就在干部配置方面犯了管理大忌。曹操谋士荀彧在评价袁绍的干部时说”田丰刚而犯上,许攸贪而不智,审配专而无谋,逢纪果而无用。此数人者,势不相容,必生内变“,事实也正是如此。官渡之战袁绍出兵时,田丰上书劝阻,逢纪趁机说其坏话;许攸因遭审配陷害而投奔曹操;大将张郃、高览被郭图所逼,阵前倒戈等等,这些内耗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袁绍在官渡之战中的失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