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街亭》是第95回“马谡拒谏失街亭,武侯弹琴退仲达”里的一节,描写孔明北伐曹魏中的一次失败战斗。这次失败的关键是马谡失了战略要地街亭,破坏了整个出征计划。
《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一部军事文学名箸,它以善于描写战争为特色,就它的成功度而言,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是独一无二的。它描写战争不停留在“力”的较量上,而突出表现在“智”的决胜。书中凡是描写成功的战役,总是把“人谋”放在第一位。它热烈赞美智力的强大效能,也形象说明精神化为物质的强大力量。自觉的能动性是人类惟有的特性,在战争中人类把这自己所有的特性发挥到了惊人的程度。“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就可克敌制胜、化险为夷,数支草船刹那间就借来了十万支雕翎箭,一座空城便可退去十万雄兵。相反,一招走错也会失地丧生,一谋失算便前功尽弃乃至全军覆灭。在这里它并非以离奇的故事或抽象的兵法理论取胜,而是展现一个活生生的世界,栩栩如生的人物是这个世界的主宰。在街亭之战中,孔明、马谡和司马懿等人,均活跃在军营里、战场上。
战争总是残酷的,特别是千军万马的大会战,既要争地争城,难免要杀人血腥。可《三国演义》描写的战争,一般都没有死与伤的哀嚎、血与火的惨象,很少有《封神演义》中石角镇那类描写,不仅不那么凄惨可怕,相反,那些赋予英雄史诗般、异常昂扬的格调,却充满着画意诗情,或写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或绘披坚执鋭战将千骑,全是智与力的赞歌。至于孔明羽扇纶巾风流儒雅,空城琴退仲达,真是袖里通天下,扇底起风云,指挥千军万马犹如弹琴赋诗。战争对他来说简直就是诗歌,指挥员凭借这战争舞台导演出了许多有声有色、威武雄壮的活剧来。诸葛亮正是在这个舞台上为我们导演出了一幕幕活剧,他是名符其实的“大导演”。所以当读者进入到这个争奇斗智的世界来,定会领略到闪耀着我们民族的智慧光芒。它向人人显示了人类主观能动的巨大威力,不时地给我们以“智”的启迪,“力”的感染,“美”的享受。当作家的想象驰骋时,历史小说也不能不受历史史实缰绳的约束。如何处理史实与虚构的关系时,如何体现作家的爱憎情感问题,如何统一作家的倾向性与历史真实性的问题,等等,《三国演义》都为我们留下了足勘借鉴的艺术经验。现就《失街亭》之战例作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