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年老对孙权的影响
时间:2024-07-31访问:3来源:历史铺
年龄恐怕是君主们最不愿意面对的问题了。年纪大了,就意味着衰弱、疾病和死亡。尤其是顽固、烦躁等精神上的毛病,对君主们会有一定影响。年老会引起的一个毛病就是顽固,本性的顽固会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增强,长时间的的放任更是可以大大的增加顽固的程度。年老之后,便顽固得愈加厉害。顽固的人大多很自信,孙权就是这种顽固又自信的人。武力不是很高却又喜欢打仗打猎这种事,并且非常喜欢亲自去做,大臣们谏止也没有用。不要说这样,即使是当年合肥之役中差点被人干掉也仍然执着的坚持着自己的爱好。所以说孙权的本性就很顽固。“权以公孙渊称籓,遣张弥、许晏至辽东拜渊为燕王,昭谏曰:“渊背魏惧讨,远来求援,非本志也。若渊改图,欲自明於魏,两使不反,不亦取笑於天下乎?”权与相反覆,昭意弥切。权不能堪,案刀而怒曰:“吴国士人入宫则拜孤,出宫则拜君,孤之敬君,亦为至矣,而数於众中折孤,孤尝恐失计。”昭熟视权曰:“臣虽知言不用,每竭愚忠者,诚以太后临崩,呼老臣於床下,遗诏顾命之言故在耳。”因涕泣横流。权掷刀致地,与昭对泣。然卒遣弥、晏往。”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老了不但不会移,而且更难移。孙权这时候已经五十二岁,本性的顽固和年龄的增大使他的顽固程度基本已经到了只要认准一件事任何人也无法改变的程度。张昭却还是把孙权当成年轻人一样不给面子,积压的情绪便爆发了出来,自然是不可能妥协的。就是“举朝大臣,自丞相雍已下皆谏”而且还让了一步也没有用,何况张昭一人。不过令人汗颜的是,像刚才这种场面,俩人都哭成这副德行。看书的都被感动涕泪横流,心想张昭这回一定成功了。翻到后面一看,孙权这家伙还没改变主意,真是……下面要说的就是和霸争权事件(暂且就这么叫吧,虽然孙和有点冤枉),描述这件事的文字太多,也太杂,就不引了。人上了年纪,总是容易烦躁不安,容易激动。若是仍然事务繁忙,则更易烦躁,更易激动。如果再有什么不顺心之事,那么恐怕就要达到爆发的临界点了。孙权属于那种老了之后精神方面向坏处发展的人。这时候的孙权已经六十九岁,毫无疑问是个老头子了。没两年就入土了。腿脚不行,做不了什么运动。再加上还有许多政务要处理,心中自然烦躁不安,非常不爽,临近崩溃。孙霸这家伙看出来了孙权大限将至,若是不加紧攻势,孙和就以太子之位就当皇帝了。等到孙权死了再争这个位子就没那么好办了,毕竟那群“宗事太子”的重臣们有些还活着。这点他看出来了,但没看出来孙权这两年的精神状态。孙权这时候虽然是只病虎,不过虎还是虎,若是惹急了也能吃人,包括自己的儿子。孙霸就把他惹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