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31访问:6来源:历史铺
我从1981年下半年开始研究《三国演义》,迄今已经二十二年多了。1998年3月,韩国学术刊物《中国小说研究会报》发表《沈伯俊教授访谈录》,其中谈到我研究《三国》的动机:“我之所以从事《三国演义》研究,主要出于这样的认识:《三国演义》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成熟的长篇小说,在中华文化史上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应该受到高度的重视和认真的研究。我有责任在这方面认真钻研,为推动《三国演义》研究作出贡献。由于我们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在全国率先发起对《三国演义》的重新研讨,中国《三国演义》学会成立以后,学会日常工作又一直主要由我承担,我既希望保持在研究中的领先地位,又有义务全面了解研究发展的情况,一些报刊和出版社也经常约我写有关《三国演义》的论著。这样,主观和客观两方面的因素都促使我在《三国演义》研究中不断努力,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也越来越多。”并且提到:“我的研究方法,可用一句话概括:‘循序渐进,知故求新。’”“我的研究态度也可用一句话概括:‘全面观照,实事求是,独立思考。’”这些年来,我的主要著作有:《中国古典小说新论集》(合著,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三国演义辞典》(合著,巴蜀书社1989年)、《校理本三国演义》(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毛本《三国演义》整理本(中州古籍出版社1992年)、嘉靖元年本《三国志通俗演义》整理本(花山文艺出版社1993年)、《李卓吾先生批评三国志》整理本(巴蜀书社1993年)、《三国漫谈》(巴蜀书社1995年)、《三国演义》评点本(山西古籍出版社1995年)、《三国演义》新校本(浙江古籍出版社1997年)、《罗贯中和〈三国演义〉》(春风文艺出版社1999年)、《三国漫话》(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年)、《三国演义新探》(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年)、《西游记》校注本(岳麓书社2002年)等。还校点了《后水浒传》、《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传》等6部明代小说,选编《〈水浒〉研究论文集》(中华书局1994年)。其中,《三国演义辞典》在日本出版日文版,在韩国出版韩文版;《三国漫谈》亦在韩国出版韩文版;《三国漫话》在台湾出版繁体字版;几种《三国》整理本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高度评价,被誉为“沈本《三国演义》”,“《三国演义》版本史上的新里程碑”,“代表了新时期《三国演义》版本整理的最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