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历史阁,看更多野史奇闻。

“隆中对”对刘备、关羽的毒害

时间:2024-07-31访问:9来源:历史铺

我们经常说大意失荆州,大意是指的什么呢?毛泽东后来曾经很深刻的指出关羽的所谓的大意就是对孙刘联盟这个统一战线的高度迷信。我以为当非大家不能道此,毛泽东的看法可谓一针见血。虽然他说这句话时显然有着当时的政治背景,不过,这一观点的提出对于研究三国这一非常事件有着极大的启迪。孙刘联盟是历史形成的,在一段时期以来是孙刘各自利益的联合,孙权因为要腾出手来整顿交州的士家兄弟,也要对付桀骜不逊的山越,所以,孙权不仅同意鲁肃的建议,而且还把妹妹许给刘备,不能说没有羁縻的作用在里面,不过总的是联络政治感情。可是,随着沟通孙刘之间的最为重要的纽带鲁肃的病故,孙刘之间的分歧已经大于共同了。建安20年的平分荆州就很能说明孙刘联盟已经走向破裂的边缘。(以湘水为界:江夏、长沙、桂阳属权;南郡、零陵、武陵属备。)鲁肃死于建安22年,在鲁肃死前,孙权已经属意于吕蒙了,吕蒙接替鲁肃后,就开始布置对关羽的偷袭工作,其实,这在吕蒙来说也是宿愿,根据史书记载,吕蒙很早就对鲁肃说过:今东西虽为一家,而关羽实熊虎也,计安可不豫定?可见,在孙权系统内部准备对付刘备拆除孙刘联盟的是大有人在,而且用心也很早。而且,作为东吴的首席军事指挥官的吕蒙还危言耸听的说服孙权:“今羽所以未便东向者,以至尊圣明,蒙等尚存也。今不于强壮时图之,一日僵仆,欲复陈力,其可得邪?”我们说孙权不想夺取荆州那是假的,不过怎么夺取,以撕破孙刘联盟为代价,这点上孙权未必没有顾虑,比如他向关羽示好也不能说完全是欺骗,然而,吕蒙不断的给孙权加码,打气,让孙权最终确定对关羽动手,这里面吕蒙的怂恿作用不容忽视。可是,作为荆州的守将关羽并没有对此采取相应的措施,相反比较麻痹,徒逞口舌之快。最明显的就是孙权准备和关羽结为亲家反而被关羽骂回,凭空的刺激孙权一把。这就是关羽见识浅陋的地方。与关羽同时陷于麻痹的还有刘备。刘备在进军西川虽然花了三年左右的时间,但是,基本上还算顺利,特别是夺取了汉中,为他的蜀汉政权的外延做了很好的铺垫,在这个过程中,庞统、法正对于蜀汉立国的基本方针--《隆中对》决策都做了进一步的修正,经过修正之后的《隆中对》显然实用主义占了上风。这就是刘备急于让关羽出兵北进的主因。《隆中对》对进入西川之后的设想是这样的:“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这里所说的西和和南抚都是对西川内部的整合,因为入川之后土著与荆楚集团的矛盾是比较多的,而且理顺内部的派系关系也是必要的。而外结孙权在这时候是至少不要过早的刺激孙权集团,不让他感到蜀汉的咄咄逼人。然而,修正了的实用主义的隆中对一方面不假孙权以词色,一方面则迅速调动基干部队进行北进。短期效应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