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历史阁,看更多野史奇闻。

在古代用银子结算正确的流程是怎样的呢?

时间:2024-08-25访问:18来源:历史铺

古代用银子结算正确的流程是怎样的呢?

店家一般掌柜的手中都有一杆秤银的小秤,客人给付碎银,掌柜的会当着客人的面,仔细检查银子的真假和成色。当面和客人说清银子和铜钱的兑付比率,客人同意后,再仔细称量。

如果银子太多,会用剪子(戳子)剪掉一块还给客人,还有多余的,会再找给客人铜钱补偿。

至于,吃饱喝足觉得店家服务不错,想要打赏,会当着店小二的面给赏钱,一般也不会太多,3文、5文的给些罢了

明清时期,银子作为贵重货币,已经在民间使用和流通。一两银对应多少铜钱,在不同时期,不同区域都有着不同的兑付比率。

一般来说1两银=1贯钱=1000文铜钱。

拿明朝和平年间举例,1文钱能买2个包子,普通人到酒肆吃个“大餐”花个百八十文就算顶级的了,给一块碎银结账,那是很有面子的一件事古代交易货币一般都是铜钱,银子或者是金子,而金子作为最高市场价值,通常情况下大多数以银子作为交易,当然还有一些碎银子,但是古时的货币没有“明价”,

在元代之前,流通的都是碎银子,古人交易的时候会用到秤称的,而对于大多数的普通老百姓来说,他们银子那是想都不敢想的存在,所以,他们会使用铜钱居多,在真实的古代交易当中,也不想电视剧演的那样,动不动就拿出一块银锭子出来,那么古人又是怎么找零的?

其实古代找零的时候,很直接很暴力,直接将银子剪开,然后要用秤称重后,与应收银两相等时,剩下的就归还给买家。基于碎银子是不规则,又是大小各一的,在交易中国很少能找出一块和交易价值相同的银子,所以只能不停剪剪剪。

不要以为给够钱就能将东西拿走了,卖家还需要将银子剪开好几段,由于金子是金属,在剪开的时候,需要两个人负责,一个人固定,另一个人来剪,然后看看里边有没有掺假。

剪开之后,再用一个叫做戥(děng)子的工具量重,这个东西精准度能够达到一厘,这东西在药材,食料上面都是可以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