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25访问:16来源:历史铺
苏格拉底经历了雅典文化最辉煌的时期及被斯巴达打败的日子。他当过步兵,做过小官,妻子据说是个出了名的悍妇,生有一个儿子。苏格拉底曾为西方道德哲学做出了很多贡献,最终,他因坚持自己的信念牺牲。雅典当权者指责他轻视传统神祗、鼓励年轻人怀疑传统信仰与思想,而使他们道德败坏。苏格拉底在放逐与死亡任择其一的情况下,挑选了死亡,喝下铁杉毒液自杀。可是他仍然得到了他那一大群才智与年龄参差不齐的学生的尊崇。他们都曾免费听他讲学,学习他在回答中揭露矛盾,从而寻求真知灼见的方法。
在柏拉图的对话录中这位伟大的哲学家是一个热心追求真理、品格高尚的人,虽然他有时幽默而平和,但xing格基本上严肃而认真。除此以外,他还跟柏拉图一样被描写成有同xing恋的倾向,他对女xing是敬而远之的
另一方面,赞诺芬写的“座谈会”,有可能是用来驳斥柏拉图的,他在文中写到苏格拉底生xing活泼,不但嗜酒,还时常跟女表演者开玩笑,主张严肃的问题要在饭宴作乐完毕后才能够开始讨论。毫无疑问,他喜欢女色,而且说话也极讨人喜欢,认为只要女人受到适当教育,则除体力外并不比男人差。据赞诺芬说,苏格拉底愿意娶悍妇为妻的原因就在于此。赞诺芬猜测苏格拉底认为如果可以教导好她,便能够教导所有的人。
以上两种描述似乎从不同方面反映出作者的个xing和喜恶。但两人所写的苏格拉底又相差甚大,究竟哪一个更真实呢?柏拉图与赞诺芬都与他十分亲近,所描述的苏格拉底为何相差如此大?苏格拉底娶悍妇是出于对女xing的敬畏还是要以哲人的头脑教导她?这些疑问都不得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