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历史阁,看更多野史奇闻。

盘点古代出现和现代一样的物品,看完后你会不会惊讶?(图文)

时间:2024-08-25访问:7来源:历史铺

在我们现代人日常生活中,有一些东西我们早已司空见惯。如果古代出现和现代一样的物品,看完后你会不会惊讶?怀疑是否穿越了?

1.涮火锅

其实从很早以前,火锅就已经兴盛起来了。据史书《韩诗外传》中记载,古代祭祀或庆典时要“击钟列鼎”而食。即众人围坐在鼎四周,将牛羊肉等放入鼎中煮熟分食。学界大多以此作为火锅的萌芽,其历史已有1900年以上。

2.燃煤‍

你想不到的是古代早早就用上煤这种燃料。我国是最早用煤的国家,用煤生火取暖在古代也是最普遍的方式。《清明上河图》长卷右边起首的地方,画了两个脚夫正赶着五匹驮炭的毛驴:可见,北宋已经广泛使用煤了。陆游还有一首诗写道 :“地炉堆兽炽石炭”。

宋人笔下的石炭,就是我们现在说的煤。南宋初年,庄绰在《鸡肋编》中说:“昔汴都数百万家,尽仰石炭,无一家燃薪者。”煤炭已进入汴梁的寻常百姓家则是毫无疑问的事。

3.商标LOGO

北宋不仅普遍使用煤,这个时期,还有商标出现,并且还是带logo的商标。中国国家博物馆里就保存着这块我国宋代的广告印刷铜版。上面刻有“济南刘家功夫针铺”的字样,被业内一致认为是我国最早的商标。

不仅如此,在这块商标的版心中还有一只玉兔捣药的形象。玉兔形象边接左右两边文字“认门前白兔儿为记”,正下方广告内容为:“收买上等钢条,造功夫细针。不误宅院使用,转卖兴贩,别有加饶,请记白。”

图文结合,言简意赅,图形生动易记,完全具备现代商标和广告的特征。

4.吃烤串

在我们的祖先还没有发明出鼎、簋、甑这些带有蒸煮功能的炊具之前,肉类烹饪无一例外都是用火烤。远古时代的所谓“烤”肉,人们只是将肉或整或零地直接吊挂起来,用火焰“烧”。

但到了商周时期,肉的烤法开始升级,人们研发出了三种方式:炮、燔和炙。秦汉,烤串已非常普遍。

1967年前凉台东汉孙琮墓出土庖厨图刻石,是我国最早记载烤肉串全过程场面的刻石。画面描绘了厨房劳动场景,画中有反应烤串的情形, 有人切肉,有人串串,有人煽火,有人烤串……在画面右上部以看到长方形的烤炉,与现代烤炉别无二致。

5.眼镜

眼镜在明代就已经步入寻常百姓的视野。

晚明时一位叫孙云球的苏州人还写了一本《镜史》,可见当时人们对眼镜这一事物已不稀奇。

6.撸猫

“吸猫”、“撸猫”在现代很火,不过,它可不是现代人的专利。古代猫奴爱起猫来的疯狂劲儿,不亚于现代人。猫,从先秦开始,我国就有非常明确的记载。不过,一开始它不是用来“撸”,而是用来抓老鼠守食粮的。

到了唐朝,波斯猫在当时被作为贡品进献给皇帝,一跃成为宫廷贵族喜爱的萌宠,被唤作“狸奴”。宋代,养猫、撸猫成为时尚,宋人养猫时还很有仪式感。

在宋代,若想要拥有一只猫咪,要先翻一翻《象吉备要通书》、《居家必备》,《玉匣记》等书。还要挑选一个“纳猫吉日”,写一份纳猫契,再为猫挑选聘礼……

“纳猫如纳妾”说的就是宋代的养猫流程:

猫儿契式

宋代的吸猫产业更是发达。集市上不仅卖猫窝、猫粮,还可以给猫美容。但说起吸猫成瘾的,诗人陆游必得榜上有名!“溪柴火软蛮毡暖,我与狸奴不出门。”

到了明清,更是出现了一位重度吸猫患者——嘉靖皇帝。

他专门下令创办宫廷养猫专用地——猫儿房,赐给每只猫儿官职和昵称。当爱猫回到喵星时,嘉靖帝悲痛得几天不吃不喝。甚至要求大臣们写祭文为其超度,用金棺材下葬,造碑立冢

中国历史悠久,不可避免的会有一些与今天的物体高度相似的神奇的东西。只能说古代中国人的智慧不亚于现代人,他们发明的物品也不一定比今天的东西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