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25访问:32来源:历史铺
我国的古代一直都是君主专制的封建社会,不止如此,君王的权力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越变越集中,越来越专制。从最初的三省六部制,到最后权力只紧攥在一个人的手里,君主权力的加强。
但是这种变化也是封建思想导致的,统治者利用人人都有不安全感,不参与政事,而皇帝也是怕自己握在手里的权力被人夺取,所以才不断把权力在属下的手中挪过来。
在古代的时候,皇帝一直都被视为是真龙天子,天选之子,无可厚非,就连我们现在也被称为龙的传人。虽然龙视是虚设的,但确实全民族的信仰,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种图腾。
在古代的传说中还有龙脉这种说法,传统龙脉是会诞生新生的王朝的地方。第一任皇帝一家都成为龙鼐,皇帝为了稳固自己的权力,往往会派人去把当时天底下所有其他的龙脉斩断。这也是受封建思想影响所致,去派手下完成这件事的。到了明朝时,皇帝朱元璋更是怕皇位动摇,于是就让派心腹刘伯温去斩长白山的龙脉。
刘伯温在到了长白山以后。自己却突然匆忙逃跑了。所有人都疑问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在历史上刘伯温,一直是一位很神秘的人物。有句话是这样说的“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看得出来,明朝能统一,刘伯温是有很大功劳的。而且刘伯温一直都侍奉在朱元璋左右。
从朱元璋起义开始,一直到他当上了皇帝,刘伯温一直都不辞辛劳的伴在朱元璋的身边。朱元璋登基之后,无奈他自然也是没有逃出所谓龙脉的怪圈。有一天,朱元璋在睡梦中突然惊醒,着急的将刘伯温招入宫中,告诉刘伯温说自己刚才做梦梦见真龙出世,让自己派心腹去把其他龙脉斩断,不然就会有人来抢夺自己的皇位。
刘伯温只好奉旨前去,当时跋山涉水带兵找遍了天下所有的龙脉,全部斩断了,但却是只剩下长白山那一条,但谎报了上去。后来就有人好奇了,那么为何刘伯温斩了那么多,但没有斩断长白山的龙脉呢?原来,有说道,所谓天道有缺。斩龙脉是一件非常损阴德的事情,会影响家族运势。
当时刘伯温已经斩断了九十多条,如果连一条都不肯剩下,他认为会影响他以及他的后人的福祉造化,所以当时刘伯温就收手了。也有人说到,刘伯温留下的这条长白山龙脉是后来的爱新觉罗家族,虽然不知道这种说法是不是真的,但仍有很多人相信的。
我国之前的封建历史中的一切都是由统治者所制,为皇权服务的,而现在之所以说我们是龙的传人,也是给我们自己身上赋予了新的希望。XLW
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风水也是一门悠久的玄术,古人觉得,我们所生活的这片大地是有生命的,而龙脉则是被定为立国之本。龙就是地理脉络,土是龙的肉、石头是龙的骨、草木是龙的毛发、水是龙的血液,古人用“风水术”中的五个方法——“觅龙、察砂、观水、点穴、立向”来寻找这个朝代的龙脉,以此来宣称君权神授。
历朝历代都会对本朝的龙脉进行保护,生怕断了龙脉,导致国家灭亡。
昆仑山中国文化史上具有“万山之祖”的显赫地位,古人称之为中华“龙脉之祖”。从上古流传下来的神话有很多都与昆仑山有关,例如女娲补天、精卫填海、西王母蟠桃盛会、嫦娥奔月等。龙脉从昆仑山发源延伸到世界各地,这些山脉构成了一幅华夏巨龙图。
西方学者认为,中国是一条沉睡的巨龙。一般龙脉灵气聚集之地都是皇陵最佳选择之地,也就是风水宝地,神奇的是,有三座皇陵,一个挖不开,一个不敢挖,一个不能挖。
1、挖不开的乾陵
乾陵在考古界有着“三峡工程”之称,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合葬墓,它位于陕西省咸阳市乾县县城北部6公里的梁山上。在中国历代帝陵中,乾隆是最特殊的一个,它采用“因山为陵”的建造方式,陵区仿造都城长安城建制,规模庞大,有着无数奇珍异宝,装满了盛唐时期最值钱的宝贝。
历史上,挖乾隆的人不在少数,有名字记载的盗墓者就有17人,大的盗墓活动有3次,但是都没有找到乾陵的入口。
唐朝末年,黄巢动用40万起义军在梁山西侧挖山,结果挖出一条40米深的深沟,这条沟被称为“黄巢沟”,几乎是挖走了半座山,但是因为没有懂乾陵构造的人,结果挖错方向,空手而归。
五代刺史温韬也曾挖过乾陵,当时他率领军队挖了十几座唐朝帝陵,有不少钱,于是在光天化日之下挖掘乾陵,结果遇到的天气总是狂风暴雨,温韬吓惨了,才打消了挖掘乾陵的念头。
而且温韬还挖过唐太宗的昭陵,里面并没有发现《兰亭序》,民间则有传闻《兰亭序》其实是在乾陵。民国初年,孙连仲以军事演习为幌子,用一个师的兵力挖掘乾陵,用炸药炸开了墓道旁的三层岩石,后来突然雷雨大作,军中传言武则天显灵了,最后也没找到入口。
2、不敢挖的秦始皇陵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后世都评价他为“千古一帝”,秦始皇生前希望能长生不老,曾派卢生和徐福为他寻找仙山求得仙药,不仅如此,他对自己死后所居住的地方也很在意,秦始皇陵历时39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规模庞大,设计完善的皇陵。
据史料记载,秦始皇陵中建有各式宫殿,皇城和宫城都和咸阳的一模一样,里面陈列着许多奇异珍宝,用水银做为江河大海,暗藏无数机关。
公元前206年,项羽入关后,火烧秦王宫三天三夜,率领三十万大军挖掘秦始皇陵,结果触发机关,刹那间万箭齐发,士兵死伤惨重,随即墓道中飞出无数怪鸟,见人就啄,士兵都吓破了胆,根本不敢进入墓道,项羽最后也放弃了,一把火烧了地宫。
众所周知,1974年3月,秦始皇陵兵马俑被发现,隐藏了两千多年的秦始皇陵终于被后世发现,1987年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但这仅仅是秦始皇陵的冰山一角。如果秦始皇陵主地宫被打开,肯定会更加震撼,但是挖掘秦始皇陵还为时尚早,原因有两点。
第一,如今的技术达不到要求,比如兵马俑就是一个例子,出土的时候都是色彩鲜艳,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现在已经出现了氧化、脱落。现在不主动发掘皇陵,一般都是抢救性发掘,而且秦始皇陵中还存在着很多水银这样的剧毒物质。第二,无论是从民族心理、民族情感,还是从尊崇先人的角度或是风水角度看,都不应该打开秦始皇陵。
3、不能挖的黄帝陵
黄帝陵位于陕西省延安市黄陵县城北桥山,是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的陵寝,并且有着“天下第一陵”的美称,也是《史记》中唯一记载的黄帝陵墓。炎帝和黄帝都是我们的祖先,他们是中华儿女的文明始祖,我们身为炎黄子孙,自然是不能去挖掘自己祖宗的陵墓。
几千年以来,黄帝陵香火不断,历朝历代的帝王都会去黄帝陵祭祀,修缮,用于举行国家祭奠,近现代也有很多领导人亲笔祭文和题词。黄帝陵是所有华夏儿女的精神寄托,是对祖先的尊重,很多人都会去祭拜,没有人愿意去动它的一分一毫,更别说是盗墓了。
龙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异动物,也是皇帝的象征。
龙脉是如龙一般矫健妖娆、飘忽隐现的地脉。地脉以山川走向为主要标志,所以又被称为龙脉。
风水上的寻龙,是指在龙脉上找到适合做墓穴的地方,从而保佑墓主人的后世子孙荣华富贵。
在中国境内,传统风水学一般认为有3条龙脉,而这3条龙脉的源头都在昆仑山。
昆仑山脉(昆仑山),被誉为中国第一神山,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史上,具有“万山之祖”的显赫地位,古人称昆仑山为中华“龙脉之祖”。
昆仑山之所以被推崇,就是因为其为中国3条龙脉的源头。
由昆仑山发起的3条龙脉,按地理可分为北龙、中龙、南龙。
01、第一条,北龙。
沿黄河通过青海、甘肃、山西、河北、东三省等北部地区,相接于朝鲜的白头山。
白头山是朝鲜的龙脉,其神圣性对于朝鲜有很大的意义。
在北龙的龙脉上,有北京、天津两座城市。
明朝燕王朱棣自北京发迹,当上皇帝后把都城从南京迁到北京,除了军事、政治上的因素外,风水也是其中重要的原因。
清朝就是在东北起家的,龙脉所在,难怪后来能得了天下。明清两朝把都城定为北京,也是因为北京是北龙龙脉上最好的一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