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25访问:44来源:历史铺
光绪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二日(1908年11月15日),不可一世的慈禧太后因为患了痢疾之症,引发心脏衰竭,病死于仪鸾殿。
按照慈禧生前的遗愿,葬于菩陀峪定东陵。慈禧贵为皇太后,甚至比皇帝的权力还大,她死后,丧事自然办得很隆重,甚至比头一天死去的光绪皇帝还要隆重得多。
慈禧太后的楠木金棺,先殡于宁寿殿,后移到煤山,从她去世到奉安长达一年左右的时间里,祭祀并未断绝。
1909年11月9日早晨5点,就是钦天监选定的慈禧太后奉安大典(出殡)的最佳时刻,而在11月8日这天,李莲英就领着手下的太监,开始给慈禧太后棺椁外面的柩布熏香。话说在京城里,为皇室供给香料的一直都是一个叫“王吉香料店”店铺。
李连英因为这家香料店给他的好处少了,于是找了个莫须有的罪名,带兵抄了这家香料店,并将店里的香料占为己有。
11月9日这天,李莲英命一个小太监去他房中取香料,片刻之后,这小太监回来了,手里抱着一个盒子。李莲英打开盒子一闻,香气扑鼻,看来的确是一块好香,于是带着一众太监用这块香为慈禧熏香。这香果然不错,用它熏过的柩布香气扑鼻,几丈远都能闻到。
抬棺的是京城中八大杠子房的216名精壮的杠子手,他们108个一组,负责轮流抬着慈禧太后的灵柩前进。菩陀峪定东陵和皇宫相隔125公里,这么远的距离,要5天的路程。
李莲英坐着马车,跟在了慈禧太后灵柩的后面,走完了第一天的行程,就在傍晚,众人准备在驿舍中安歇的时候,他突然发现了一个恐怖的事情,那就是地上隐隐约约有鲜红的血迹。
要知道,这死人棺材里滴出鲜血,可不是好事呀,要是让人知道了,别人一定会说是他办事不力造成的。
于是他赶紧把杠子手的头邱老八叫了过来,问是怎么回事。邱老八其实早就发现了棺材滴血的事,因为他也怕被怪罪,所以一直在隐瞒。
这二人经过一番商量之后,决定一起来隐瞒之件事,让杠子后一边走一边用脚踢土掩埋地上的血迹。为了查清是怎么回事,当天晚上,李莲英以整理柩布为名,他竟在包裹着慈禧棺椁的柩布后面,竟然发现了20多个七窍流血的死老鼠。
李莲英大惊,被吓得连连后退,这也太不可思议了。
丧事办完后,李连英越想越觉得不对,于是就拿着剩下的熏香去找一个专搞化学的外国人帮忙。那外国人仔细看了看,惊道:“这是毒鼠香!”
原来呀,被李莲英用来熏柩布的香料名为“毒鼠香”,也就专门用来毒[shā]老鼠的。在熏香的过程中,有老鼠闻到香味,便钻进了柩布,然后就七窍流血而亡了。李莲英听了这个外国人的话,这才长长的出了口气,原来,慈禧棺材滴血,竟是这香料引起的,并不是什么灵异事件。XLW
慈禧吃一顿饭,就得上上百道菜,饭后还得来几十样的点心,你说,她一个人吃那么多,总得排出来吧!
慈禧住在储秀宫,她是一个生存很规律的人,她普通在五点之前就会起床,然后在上完厕所才会处置朝政之事。
她上厕所不是像我们一样去厕所,她有个专门的便盆,她的这个便盆还有个很文明的名字叫做“官房”。
她的便盆都是檀香木的,盆外盘绕着一只大壁虎,就是大壁虎的四条腿起了这个便盆,这个便盆还有着专门放手纸的地方。慈禧用的手纸也是很认真,这种纸叫做白棉纸。
这个白棉纸的工序可不简单,一共分为三步:
起首,这个纸张得裁剪成大小一样,有棱有角。其次,这个纸还得用熨斗熨平,还不能把纸张熨的太滑,太脆。太滑了,手拿不住。太脆了,又容易破,毕竟是擦屁股的纸。
最后一点很紧张,用这个纸的时候还得喷湿了才能用。说到这喷纸,还不能用喷壶,喷壶喷的纸太湿了,慈禧用不了。这个喷纸吧,是慈禧身边的宫女将水含嘴里,把握好尺度然后去喷。因而,经常会看到宫女们训练喷纸,这要是喷不好,可是要被叱骂的。
老太监揭秘慈禧太后洗澡全过程,超出你想象!
让我们来看看老佛爷慈禧是如何洗澡的,太任性了。慈禧太后,又称“西太后”、“那拉太后”,清末同治、光绪两朝的实际统治者。她是咸丰皇帝的妃子。
公元1862年(成丰十一年)成丰皇帝驾崩,6岁的太子载淳即位,叶赫那拉氏被尊为太后,与恭亲王奕忻定计[shā]死摄政大臣载垣、端华、肃顺,实行太后垂帘听政。
慈禧太后向来爱打扮,尤其对洗澡特别讲究,夏天是每天洗一次,冬天则是2-3天洗一次。慈禧每次洗澡的时间并不固定,但大都选在晚饭过后一个小时左右。
每当慈禧太后要洗澡时,先由太监把澡盆、水、毛巾、香皂、香水等物品准备好,送到太后的寝宫门口,再由宫女把这些东西送进寝宫。倒好水后,才请太后宽衣入浴。侍候太后洗澡的是四个经过严格选拔和专门训练的宫女。
洗澡的时候,由这四名宫女分别站在太后的四周,然后由其中一名领头的宫女拿起一叠毛巾(共有25条)放入水中,浸透以后,先捞出四条,双手拧干同时分给其他三人,当即一齐打开,平铺在手掌上,然后轻轻地给太后擦拭着胸背、两腋及双臂。
如此接连上六七次之后,再打上香皂,这种香皂是宫里自制的玫瑰皂。四名宫女必须一齐动手,把香皂涂在毛巾上面,帮太后擦身子(毛巾在一次擦完后随即扔掉)。
然后,重新把一叠新毛巾浸泡在水里。毛巾浸透捞出后拧得不很干,用这种湿软的毛巾,轻轻替太后擦去身上的肥皂,必须一遍又一遍地。直到擦得干干净净、身上没有一点儿肥皂沫为止。
最后就是给太后涂香水,夏天多用耐冬花露水,秋冬则用玫瑰花露水,用量很大,用法也特别,使用时是将洁白的纯丝棉做成约巴掌大的锦块,洒上香水,轻轻用锦块拍打身上,把香水拍均匀。
擦完香水后,四名宫女再用干毛巾把太后上身的各个部位轻拂一遍,然后给太后穿上偏衫和睡衣。上身洗好了再洗下身。太后认为上身是天,下身是地,地永远不能盖过天,所以洗下身时要重新换一套用具,洗法和洗上身差不多。
慈禧太后洗澡用的是两只木胎镶银的澡盆,直径不到三尺(斗形)。外表上看去像个大腰子,盆中间凹进去一块,为的是太后洗澡时能靠近澡盆。太后坐的是一把一尺多高的矮椅,后背可转动,也可卸下来。
太后每洗一次澡要用去一百条毛巾,因为毛巾从水里捞出来后,她就不允许再放回到水里,故用一次就要扔掉,以致她每洗完一次澡后,澡盆里的水都干干净净的,看不见半点污垢。
由于要上早朝,慈禧太后每天凌晨4-5时就要起床,起床后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泡手。这时,宫女用银盆盛满热水,先把毛巾用热水浸透,捞出后由宫女将太后的双手包起来,再将太后披包的双手放到热水里浸泡,水冷了再换热的,大约要换两三盆水方可。
接着是洗脸,或者说是热敷,用热毛巾长时间地在两颊和额头上热敷。据说这样可以把抬头皱熨开来,并能减少两颊的皱纹。此后她便坐到梳妆台前,由侍寝的宫女帮她在两鬓之间敷上点粉,在两颊、手心抹胭脂,接着便传专人给太后梳头。
早就等候在外面的梳头太监听到里面传唤后,立即头顶着用黄云龙套包裹着的梳头工具进入。向太后叩头请安之后,便细心打开黄云龙包袱,拿出梳头用的簪子、梳子、篦子等一应齐全的工具,开始给太后梳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