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短命而亡,与当时的十八世子胡亥的老师赵高关系非常大,他与丞相李斯合谋,赐死了秦始皇钦定的继承人长公子扶苏,让自己的学生胡亥做了皇帝,这胡亥哪里有什么治国之才,还不是听凭
李斯是战国末期秦国秦始皇时期的大臣,他原本是楚国人,而后来来到秦国辅佐秦王政,帮助秦国将六国统一起来,并且还在当时极力推行郡县制度,这种制度相比于分封制,是更加适合加强中央
秦始皇作为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开创了历史上崭新的篇章,为后来封建王朝的政治制度确立了基础。不过秦始皇死后,由于秦二世胡亥的暴政加上任用奸佞
范增是项羽身边很重要的谋士,项羽能够顺利建立西楚政权,范增功不可没。不过关于范增建议项梁拥立义帝这件事,似乎存在不少争议,有人分析范增此举无形间为项羽发展事业埋下隐患,这
明英宗此时已然陷入人生低谷,同时生活又给他扎上一刀:他最大的依仗——身后的大明朝廷在他被俘虏后,直接将他的弟弟推上了皇位,他被迫成为了所谓的"太上皇"。要知道,此时的他深陷敌营,皇帝的身份是他最大的保护,一旦他失去了这层
隆科多是康熙末年到清代笔记将其描述为篡改遗诏以协助雍正帝继位的谋划者。虽然隆科多在雍正即位后荣耀一时,可是没多久就被雍正下令圈禁,并于雍正六年六月死于禁所。隆科多是康熙的表弟兼小舅子,在康熙晚年隆科多很受宠,被任命为步兵统领,实际上就是京城
敬晖在武则天晚年与宰相张柬之等人一起发动了神龙政变,逼着武则天下了台,让李显恢复了李唐神器。他是有功之人,也是五王之一,但他结局并不好,其实不仅是他,包括当年有功的四位,他们五位短短一年左右的时间就被贬到了外地,敬晖贬为崖州司马,并剥夺封爵
李辅国是大唐的一个太监,他权势熏天,掌握着军权,拜相封王,皇帝都尊称他为尚父。他还拥立过两个皇帝上位,这样的人在历史上也没有几个。李辅国在唐玄宗时期就入了宫,做了太监。但那个时候他并没有崛起,但却进入了东宫,侍奉太子李亨,逐渐成为了他的心腹
公元191年,董卓。可是,这一提议却找到了刘虞本人的强烈反对。刘虞疾言厉色的对袁绍的使者说:“今天下崩乱,主上蒙尘,吾被重恩,未能清雪国耻。诸君各据州郡,宜戮力尽心王室,而反
秦朝的灭亡,可以说与秦二世胡亥密不可分,那么作为秦朝一系列新政的设计者之一,李斯为何要选择将胡亥扶上皇位,从而导致自己的奋斗成果就此毁于一旦呢?关于这个问题,我想从三个方面来解答,一是李斯妥协的根本原因,二是李斯当时面临的艰难抉择,三是《赵
2023-09-04感谢邀请。这个问题涉及到满洲贵族共治的传统以及清初同蒙古结盟的关系。满洲早期的政治制度是贵族共治,也就是说贵族要通过开会决定国家的大政方针,这也是很多北方民族
2023-06-16 耶律曷鲁(872~918),字控温,又字洪隐,是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的族兄弟,在阿保机的功臣中位列第一。他和阿保机同岁,两人自幼便形影不离,交情极好。阿保机对耶律曷鲁十分器重,军机大事都向
2024-04-21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了多尔衮为什么拥立6岁顺治的相关内容:皇太极死后皇位人选抉择公元1655年,是为大清顺治十二年。正月,副理事官彭长庚评价多尔衮说:“太宗创业盛
唐代宗李豫是李亨的长子,后来被立为了太子。可是我们都知道太子这个位置,如果没有登基,那么还不如一个普通皇子呢,果不其然,唐肃宗病重后,他感受到了威胁,当时的皇后企图废了他,改立别人,恰好被大宦官李辅国知道了,于是他派人把太子李豫保护了起来